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604)
报纸(721)
图书(90)
学位论文(25)
会议论文(2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614)
红色文化 (369)
地方文献 (366)
地方风物 (52)
宗教集要 (25)
才乡教育 (21)
非遗保护 (12)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457)
2011(195)
2007(110)
2006(72)
2005(56)
2002(46)
1999(40)
1998(46)
1996(45)
1985(21)
按来源分组
西部大开发(3)
上海滩(2)
南方文物(2)
福建党史月刊(2)
党史文汇(2)
党史文苑(纪实版)(2)
党史文苑(2)
百年潮(1)
决策探索(1)
共产党员:下半月(1)
张达将军 慨赠本校图书
作者:暂无 来源:珠海大学校刊 年份:194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张达将军 慨赠本校图书
风雨人生六十载:[吴炳伟]
作者:原上草  来源:书法赏评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家  生平事迹  中国 
描述:风雨人生六十载:[吴炳伟]
李瑞清论为书须自得其乐
作者:达智  来源:养生月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得其乐  书法家  清末民初  教育家 
描述:李瑞清,名梅庵,又号清道人。清末民初的书法家、画家、教育家。他擅长书法各体,尤其善于以碑入帖,至今书法界评价很高。在当时亦名驰四方,求书者纷纷,因他还须为官办公,穷于应付,“余性复疏懒,筋驽肉缓
程南云资料整理与考略:[生平事迹]
作者:戴立强  来源:书法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家  生平事迹  明代  中国 
描述:程南云资料整理与考略:[生平事迹]
谢国龙 世纪转型 贵在求“变”
作者:代安  来源:东方养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转型  王安石  书法家  江西 
描述:科伦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国龙就是位很有故事的企业家。新世纪之初,谢国龙放弃了副县长的职务,由仕而商,投身商海,转眼十年,其所在公司是当地的纳税大户。谢国龙成功地完成了由仕而商的身份转换,这其中,王安石给了他很多思想资源。 由仕而商 勇于改变 在谢国龙的眼中,王安石是一个锐意革新的法家人物,他把王安石的思想核心总结为一个“变”字。王安石身处的时代,内忧外患,没有大丈夫情怀不足以谈革新,成败另当别论。谢国龙自幼受到王安石文化熏陶,他的家距离王安石故里只有10华里,常去瞻仰古迹,流连诗文,是他的人生快事。 当初,谢国龙弃官从商,也有很多朋友不理解。回看过往,1976年江西抚州师范学校毕业后,1976年9月到2002年2月之间,谢国龙先后在江西省东乡县任乡干部、党委委员、镇长、镇党委书记、副县长,本来已经是位人情练达的基层官员,为何要投入到一个自己陌生的医药行业呢? 谢国龙笑着说,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都需要这时代的人有变革的精神和创新的意识,古今一理,他推崇王安石的经世致用精神,为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决定拼搏一把。
鲁琪光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家  欧阳询  知府  同治 
描述:鲁琪光 (约1828-1898),字芝友,江西南丰人,清代著名书法家。同治七年(1868)戊辰科进士,散信授编修,旋补陕西道御使,授山东登州知府,并署登莱青道,调补济南知府。文章道德,冠绝一时
将军的平凡华彩-——— 读李浩的《将军的部队》-□清尘
作者:暂无 来源:河北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将军,还是一个老人?在李浩的笔下,将军更像一个老人,一个古怪孤独的老人,和那个眼睛不好使、爱唠叨、整日胡思乱想,渴望找个伴聊天度日的老人无异,但他也确实是一个不平凡的老人。不但因为他有着既往
古人七十有奇功
作者:黄培需  来源:老人天地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信陵君  孟尝君  学习  宋代  将军  我国古代  战国  孔子  新境界 
描述::“怎么不点蜡烛呢?”平公不高兴地说:“哪有为人臣的同他的君主开
清官拒贿 千古佳话
作者:彩文  来源:科学养生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迁  玉璧  王安石  李广利  太史令  史学家  西汉  清官  心灵  将军 
描述:司马迁义退玉璧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任太史令时,朝中最得势的将军李广利千方百计拉拢他,曾派家人送去一对珍贵的玉璧。司马迁之女妹绢见了非常喜爱,司马迁却深情地开导女儿说:玉璧贵在无瑕,人也应
旧社会艺人的血泪史——評曲剧《啼笑姻緣》
作者:张真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沈凤喜  曲剧  艺人  观众  天桥  将军  剧种  社会悲剧  三十年  张恨水 
描述:北京曲艺团的曲剧《啼笑姻緣》,是一部旧社会說唱艺人的血泪史。它的演出,情致哀惋,使不少观众受到了感动。这是很好的一出社会悲剧。《啼笑姻緣》是张恨水先生三十年前膾炙人口的著名长篇小說,它以精細銳利的笔鋒,描下了軍閥統治的民国初年社会的动蕩,知識分子的徬徨和无拳无勇的劳动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