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临川李翊灼先生遗书备征录后序
作者:刘剑青  来源:法音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  五十年  三十年  佛教史  学者  无益  前序  所知  精研  自校 
描述:矣。其中岂无有益于当时及后世者乎?岂非至可痛惜,而非不可弭免之损失乎?临川先生讲学五十年,殁世甫逾三十年,其遗书已无知
发挥地域文化优势 办出师专学报特色
作者:暂无 来源: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域文化  王安石变法  师专学报  抚州师专  汤显祖  高校文科学报  教育思想  地方特色  临川  文化研究 
描述:光彩和魅力,上乘的质量,健康地生存和发展下去?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是一条自强自立的有效途径.
“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新释——《滕王阁序》注释质疑
作者:杨卓  来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  《滕王阁序》  注释质疑  王羲之  新释  谢灵运诗  曹植  典故  曾巩  内史 
描述:宋代颍阴(今河
光照临川之笔——试析临川对联文化的群众根基与历史渊源
作者:范锦文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联文化  历史渊源  临川文化  临川市  试析  根基  赣抚平原  汤显祖  张居正  王安石 
描述:“岿岿羊城育人杰;滔滔汝水自风流。”这是在江西省临川市流传已久的一副古对联。始建于公元1996年的临汝县,后改为临川市,公元762年,城址由赤岗迁至羊角山,临川又别称为羊城。它位于赣抚平原,历来
"临川文化"的概念及其命名考略
作者:周世泉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文化  临川区  抚州  赣东  考略  曾巩  李觏  南丰  文化精神  文化的基本精神 
描述: 改革开放的春风花雨,催动着我国文化学术之树的蓬勃生机。短短几年,中断了多时的民族文化研究硕果累累,地域文化的研究成绩斐然。齐鲁、巴蜀文化研究工作,更是起步早,决心大,许多方面业已完成了一般性的介绍
临川四梦”集结上演的文化意义
作者:暂无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文化意义  《上海戏剧》  上海昆剧团  汤显祖  戏剧家  发展史  文章 
描述:荣广润在《上海戏剧》(2009.3)发表同题文章,文章认为,上海昆剧团将中国最伟大的古典戏剧家汤显祖的全部“临川四梦”集中上演(2008年12月底演出),这在昆曲的发展史上是罕见的盛举,自然
作好汤显祖大文章 繁荣临川戏剧文化
作者:周育德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一、汤显祖是一宗巨大的文化资源汤显祖一生的成就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竖立了一块丰碑。这块丰碑所展示的多方面的文化价值, 正在为当代中国人所开掘与利用,成为发展现代文明的重大的精神资源。
临川四梦」的文化书写与汤显祖文人形象的虚拟塑造
作者:邹元江  来源:戏剧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文人形象  虚拟塑造 
描述:才能的「相為賞度」審美愉悅相涵詠。湯顯祖作為有明一代的文化名士,他所心精力一的並不是我們現在所推崇的,而在他看來不過是「小技」的傳奇。湯顯祖一生真正的心靈矛盾和苦悶在於文章名世與大道踐履的抉擇兩難
让环境教育之花常开常艳——临川二中开展环境教育和环保活动的
作者:黄振藩 熊海水  来源:江西教育:管理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环境教育  环保活动  临川  做法  国家环保总局  “绿色学校”  重点中学  1979年  2000年  占地面积  学校活动  江西省  王安石  汤显祖  教育部  国家级  学生  校园  名校 
描述:家级“绿色学校”。
多写现场新闻
作者:梁新学  来源:传媒观察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场新闻  情景  私营企业主  王安石  石榴花  新闻事实  再现  典型  独特感受  个体户 
描述:,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咏石榴花》)比如《会场里的暖流》 (《经济生活报》90.3.8一版),讲萧山市瓜沥区的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形势教育报告会,“近千人的剧场基本上坐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