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诗文革新运动成因浅探
-
作者:于林庚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刊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革新 王安石变法 诗文革新运动 政治改革 统治阶级 宋王朝 政治家 欧阳修 宋代 中国文学史
-
描述:是,二者毕竟不是一体,文学还有其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和相对独立性。因此,文学运动和政治运动不可能共存共亡,同荣同损。在古代。也没有职业文人。写诗作文,无稿费可得,要靠入
-
书斜式构造的成因及其特征
-
作者:周治安 来源:煤田地质与勘探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性正断层 斜式 滑动面 层间滑动 小型构造 断块 断陷盆地 压扭性 岩石力学性质 地壳表层
-
描述:者在自然界中数量並不
-
宋代士人审美心理多元化的文化成因
-
作者:高杨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审美心理 陆九渊 宋代士人 多元化 文人士大夫 朱熹 士人精神 形成与发展 现实与理想 理学
-
描述:理学对于宋代士人精神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它既能协调士人精神中现实与理想的关系,又能使其各流派在学理轨道上互相掣肘。这样,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心理在精神层面就相对多变。下文将简单论述理学
-
汤显祖戏曲讽世意识的成因探析
-
作者:黄三平 来源:剧作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诗文集 讽世 戏曲创作 临川四梦 讽刺 意识 人性 思想基础 社会现实
-
描述:汤显祖(1550~1616)的戏曲蕴含强烈的讽世意识,"临川四梦"都具有"对社会现实的热嘲冷讽"[1],其讽刺的内容丰富,讽刺指向官场、时政、理学礼教及人性人情。"四梦"贯穿了讽世意识,且其讽刺力度
-
龙井坡滑坡基本特征、成因及防治初步探讨
-
作者:肖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张性断层 顺向坡 泥岩夹层 成因分析
-
描述:制,并对类似工程提出了防治对策。
-
对江西西华山钨矿脉雁行构造成因的初步探讨
-
作者:何绍勋 奚小双 来源:地质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矿脉 雁行断裂 雁行构造 西华山钨矿 初步探讨 应力方位 江西西华山 构造成因 张性断裂 断裂扩展
-
描述:化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构造现象。雁行构造还显示了相邻矿脉在扩展中的变化特征。
-
试论晏殊和辛弃疾艳情词的同异及成因
-
作者:胡敦伦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太祖 巩固统治 重文抑武 陈桥兵变 统治集团 北宋 艳情词 辛弃疾 歌舞 武将
-
描述:对此,晏辛具有典型性。通过两人艳情词的比较,或能管窥宋词某些规律性的问题。一宋太祖于陈桥兵变取得帝位之后,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杯酒释兵权”,定下了重文抑武的文治路线,使两宋的政治、军事、文化形成异于其他封建朝代的格局。宋太祖对武将“多置歌儿舞女,以享天年”的劝诫,竟从统治集团内演变成整个
-
略论拉张性“花状”构造成因
-
作者:许浚远 张凌云 来源:新疆石油地质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拉张构造 压实作用 地层压力
-
描述:拉张性“花状”构造可以分为对称性,非对称性和复合的三种亚样式,它们虽然在许多几何特征上与负花状构过类似,但成因却有本质的不同,其各级别断层是依次发育的,亚样式类型取决于断层形态,断层形态受沉积压实
-
松辽盆地德惠凹陷局部构造成因与油气分布
-
作者:云金表 刘灵芝 姜贵周 罗笃清 李玉喜 来源: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德惠凹陷 局部构造 张性构造 构造转换带 扭性断层 油气藏
-
描述:构造转换带导致的长期隆起是形成基底岩性气藏与披覆构造油气藏的有利条件,晚期扭动构造的发育是西侧断凸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扭动背斜、压性断层下盘及次级正断层控制的滑陷背斜是该区次生断层-岩性油气藏形成的主要圈闭,德惠构造是早期正向构造转换带与后期扭动背斜的叠合部位,应是油气最为富集部位。
-
张性环境中与断层有关的褶皱的几何形态及成因
-
作者:Schl. RW 黄子齐 来源:海上油气译丛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性构造 褶皱运动 断层 几何形态
-
描述:是摩擦拖曳和差异压实作用的结果。逆牵引褶皱的发育特征是随位移离开断层面的距离而减小。滚动褶皱是巨厚的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