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括的《梦溪笔谈》和我国古代数学
-
作者:暂无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溪笔谈 古代数学 沈括 数学发展 王安石变法 法家人物 科学著作 北宋时期 工程技术 科学技术发展
-
描述:数学方面,《梦溪笔谈》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的活动中,怎样运用数学和发展数学的生动事例,同时也记载了沈括本人在推行法家路线的政治斗争中,如何运用数学来为法家路线服务的事实,以及他对我国
-
休闲空间
-
作者:暂无 来源:晚霞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休闲空间 数学 华元 黄鹤 辐射 正确答案 毛竹 三进 中药名 现代科学
-
描述:谜语竞猜(78)同一谜面可有不同的谜目,因而有不同的谜底,是谓辐射谜。请朋友们猜猜下面这则辐射谜。一骑红尘妃子笑1.猜三字口语一2.猜三字词语一3.猜农药一4.猜中药名一5.猜花卉二6.猜现代科学家一7.猜邮政名词一8.猜天文名词一
-
猜想的过程应是发现的过程
-
作者:郎建胜 来源:小学数学教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猜想 合情推理能力 发现 演绎推理能力 活动过程 新课标 学生 数学 教学
-
描述: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猜想作为合情推理的一种方式,受到了普遍的关注。我在教学中也努力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猜想。
-
“学贵有疑”的精髓
-
作者:肖川 来源:中学生百科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发现问题 认知冲突 学习者 爱因斯坦 培养学生 数学 陆九渊 教学 认知结构 思考习惯
-
描述:“学贵有疑”,古人多有论述。宋代大儒朱熹就曾说:“读书无疑须有疑,有疑定要求无疑。无疑本自有疑始,有疑方能达无疑。”著名学者陆九渊的观点更是精辟:“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另一学者张载也讲过:“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
-
李浩杰:高考从头至尾,敌人就是自己
-
作者:李浩杰 来源:高中数理化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考 敌人 采访对象 清华大学 甘肃省 语文 理科 数学 英语
-
描述:李浩杰:高考从头至尾,敌人就是自己
-
挖掘教材内涵 打造灵动课堂:《用字母表示数》教学
-
作者:王凤 管晓蓉 来源:小学教学设计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字母表示 三角形 梅花 王安石 大写字母 义务教育 教学内容 实验教科书 数学 教学过程
-
描述: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106~107页内容。教学过程一、在诗句中感受。师:王安石的《梅花》学过吗?我们一起读一读,这首诗里出现数了吗?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
荆公学派与辩证法哲学
-
作者:漆侠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荆公学派 辩证法 哲学 王安石 熙宁变法 发展
-
描述:荆公学派与辩证法哲学
-
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
作者:暂无 来源:黔西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通过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从数学角度
-
数学学习应是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
-
作者:周卫平 来源:安徽教育论坛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数学学习 学生主体性 教师 问题情境
-
描述: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的活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仍采用的传统教学法的一种特点就是直接把教学结论“说给学生听、写给学生记、做给学生
-
数学课堂应是充满情趣与智慧的乐园
-
作者:赵志宏 来源:现代阅读(教育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情趣 智慧
-
描述:数学课堂不仅应有知识方面的信息传递、更应有情感方面的交流,即让学生学到规定动作的数学知识面,而且应有情感方面的交流,从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展示激情、智慧与个性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