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牡丹亭
作者:邓魅英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戏曲家 
描述:明代津大的戏曲家汤显祖(公无一五五〇——六一七)的杰作‘牡丹亭’,
闽人文 再现八闽才俊 传承深远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教育:中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文  文化  传承  天文学  医药学  苏颂  王安石  进士 
描述:学和天文学的成就更为突出。
至情牡丹亭―汤显祖《牡丹亭》赏析
作者:梁秀玲  来源: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赏析  赏析 
描述:牡丹亭》是我国戏剧史上一部浪漫主义杰作。它所描写的是一种“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爱情,对人的情欲有了肯定的描述,对理学禁欲主义进行了强烈的冲击,为受禁锢的人生打开了一扇窗户,从而达到了传奇
从汤显祖到巴尔扎克:论艺术美中的情与理
作者:王立明  来源:丹东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美  汤显祖  巴尔扎克  情理 
描述:艺术的美必须是“合情合理”的。“合情”就是合乎人之常情;“合理”就是合乎事理,合乎伦理,合乎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也就是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只有饱蘸作家丰富创作情感和合乎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作品才是真正的艺术品。巴尔扎克和汤显祖堪称艺术美的典范。
一个青年作者的坠落(批判刘绍棠右派言行大会的报导)
作者:暂无 来源:文艺报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一个青年作者的坠落(批判刘绍棠右派言行大会的报导)
一个青年作者的坠落-批判刘绍棠右派言行大会的报导
作者:暂无 来源:文艺报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一个青年作者的坠落-批判刘绍棠右派言行大会的报导
服饰的想象政治学:评《服周之冕——周礼六冕制度的兴衰变异》
作者:杨道圣  来源:艺术设计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服饰政治学  想象  服装观念  建构 
描述:历代服饰制度所提供的可能只是想象中的服装,而并没有成为现实.但这些服饰制度反映了历代统治者利用服饰来进行政治管理的努力,同时也表现了政治制度的神圣性向实用性也即世俗性的转变.对于书写服装的研究虽不能揭示服装的现实,却揭示了服装与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不同时代的演变.
一个如神龙般见首不见尾的道士进了历史烟云的深处,空留下一
作者:暂无 来源:宝鸡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记者 崔晓波 休闲,金台人精神世界的底色。 外在的东西可以随意涂抹,而内在的底色却无法更改。从六千年前的北首岭一路走来,周为京畿,秦作帝都,北坡土厚,渭河水沛,有着得天独厚环境优势的金台人,对世事沧桑、风云变幻总怀着一份豁达与从容,休养生息、闲情逸致便油然而生。如今,休闲在金台区早已脱离了
牡丹亭
作者:曙光 赵红阳  来源:小雪花(小学快乐作文)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莎士比亚  杜丽娘  张居正  戏剧家  文学家  明朝  生活  故事 
描述:牡丹亭》是一出剧,这出剧是明朝时候的一位文学家写的。他叫汤显祖,他和西方大戏剧家莎士比亚生活在同一时代,所不同的是,他们一个生活在中国,一个生活在英国。他比莎士比亚大十四岁,但都是在同一年离开人世的。
从《牡丹亭》看两个“汤显祖”——儒士到名士的心理畸变
作者:韩娟娟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出世  出世  入世  入世  贵生  贵生  情与理  情与理  矛盾  矛盾 
描述:》这部经典之作,成书于汤显祖弃官归家当年,因此可以作为解读分析矛盾的汤显祖最好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