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绿”字谈形容词的炼字
-
作者:闫西雷 来源:语文天地:初中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绿” 炼字 形容词 王安石 “满” “过” “到” 反复
-
描述:说起炼字的范例.人们往往会想到北宋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据说这个“绿”字是王安石经过反复琢磨才选定的。原先用过“到”“过”“人”“满”等,都觉得不好,最后才改定为“绿”字。王安石能诗善文,何以一个“绿”字就那么难以想到。非要他苦思冥想,反复推敲。才能最终选定?原来他是要力避袭用前人。
-
也谈学校教育应是生命教育
-
作者:王海东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命教育 学校教育 孩子
-
描述:在市场经济等方面的负面影响下,许多功利性的东西已经渗透到教育中来,许多学校为实现孩子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愿,罔顾孩子的健康发展,忽视了学校的教育功能。为此,本论文认为:学校教育应该回归教育的本来面目,"教"的同时不要忘记"育",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
谈牧说古话趣事
-
作者:牧雨 来源:北方牧业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管理人员.西周时期,畜牧业逐渐发达.《周礼》中管理畜牧生产的专门机构有明确记载,如“牧人掌牧六牲而阜养其的”,“校人掌王马之政,辨六马之属”,还有“圉师”、“牛人”、“羊人”.
-
试谈儒家怎样改造周礼
-
作者:彭刚 朱晓红 来源:华夏文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当时的西周统治服务。
-
谈古代的集句诗
-
作者:朱安义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集句词 集杜诗 白居易 李商隐 李白诗 刘禹锡 韩愈 杜甫诗 古代
-
描述:集句诗是选摘他人诗文的成句,连缀成篇的一种诗。集句诗可以抒情言志,状物记事,虽是用别人的现成句子,但表达的是另一种思想情感。如文天祥的集杜诗《思故乡》:"天地西江远,(《送崔侍御》),无家问死生。(《忆舍弟》)凉风起天末,(《忆李白》)万里故乡情。(《江楼宴》)"此诗表达了被囚于大都的作者对家乡的
-
《大学语文·惊梦》注商四则
-
作者:吴琼 来源:学语文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语文 牡丹亭 汤显祖
-
描述:外研社《新编大学语文》教材所选汤显祖《牡丹亭·惊梦》一出,有几则注释值得商榷。一、沉烟课文选自徐朔方、杨笑梅校注的《牡丹亭》﹙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教材对沉烟的注释就沿用了该书,释为:沉香
-
理无情有说汤翁
-
作者:叶长海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情与理
-
描述:时表示了戏曲创作超越时空的巨大力量与极大自由。
-
“玉茗堂四梦”各剧题词的写作时间考
-
作者:黄仕忠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唐振吾 臧晋叔
-
描述:贬官广东时的所见所闻,断不可能成于万历戊子,故应以署作万历戊戌即万历二十六年(1598)者为是。因知臧本所署,出自臧氏个人推断;汤氏各剧的完成时间,需要重新考虑。
-
文学遗产第102期
-
作者:温凌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5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遗产 戏曲作家 牡丹亭 汤显祖
-
描述:谈“牡丹亭” "牡丹亭"是明代杰出戏曲作家汤显祖
-
以讲会、乡约治郡:明代大儒罗汝芳的政治实践与治世理念初探
-
作者:李丕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有益的思想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