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745)
报纸(206)
学位论文(197)
图书(174)
会议论文(7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286)
地方文献 (60)
才乡教育 (25)
宗教集要 (11)
地方风物 (4)
红色文化 (3)
文化溯源 (3)
非遗保护 (2)
按年份分组
2011(191)
2010(176)
2009(168)
2008(189)
2007(159)
2004(91)
2002(86)
1998(74)
1988(71)
1935(10)
按来源分组
其它(322)
语文学习(4)
汗血周刊(4)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3)
法律与生活(3)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
公民与法(审判版)(2)
法制资讯(1)
科技致富向导(1)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1)
周礼》中体现王权制约思想之制度及其后世演变
作者:潘巍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  王权  法制 
描述:产生的背景、发展过程、具体内容以及存在的意义。第三部分,阐述《周礼》中的王权制约思想对后世法律的影响。从冢宰制度到后世相权制度、从保氏制度到后世谏官制度、从内外府制度到后世的财政制度、从匠人制度到后世的皇城
周礼中“凝固化”的消费制度和周代民本思想的演变
作者:王德培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消费制度  民本思想  左传  凝固化  文子  农奴  劳役地租制  天命  礼制  周公 
描述:是封建社会的礼制,还是奴隶社会的礼制?如果能够加以论证,对解决分期问题的争论,也有重大意义。因此,作者很早就试图从典籍和金铭中发微索隐,挖掘周礼中最根本的制度和精神;终于有了一些自信的看法。现在写出
从信息时代看周礼全的语言逻辑思想和语境观
作者:胡霞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语言  逻辑思想  语境观  周礼  信息时代  计算机信息技术  语言学理论  逻辑学家 
描述:从信息时代看周礼全的语言逻辑思想和语境观
周礼全的辩证逻辑思想--兼论逻辑研究中的极左思潮
作者:张盛彬  来源:皖西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逻辑思想  逻辑研究  黑格尔  大逻辑观  辩证逻辑  认识逻辑  形式逻辑 
描述:周礼全先生倡导亚里士多德的大逻辑观,极富远见,并身体力行,在菜式逻辑,模态逻辑,语言逻辑与辩证逻辑诸分支都有建树,他认为黑格尔的辩证逻辑是认识逻辑,是将形式逻辑的精华按认识过程的编排,是一部完整
自然语言逻辑的研究内容:周礼全语言逻辑思想的启迪
作者:王健平  来源:哲学动态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语言逻辑  逻辑思想  周礼  全语言  内容  逻辑研究  中国语言  50年代 
描述:阶段,这也大体反映了中国语言逻辑研究的不同阶段与不同思路。认真反思这三个阶段,可以使我们对自然语言逻辑研究什么的问题得到更为实际、全面的认识。
周礼全自然语言逻辑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考察
作者:向钘  来源:毕节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自然语言逻辑  社会历史条件  考察 
描述:思想成果。
周礼》内部牵制的思想与当代内部控制的关系
作者:孙燕杰  来源:时代经贸(中旬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内部牵制  内部控制 
描述:周礼》是反映西周政治经济情况的重要历史文献,其中记录了完整严密的财计组织系统。这种系统组织反映出的浓厚的内部牵制的思想,为后世所称叹。本文着重讨论了两者之间的思想渊源关系、控制组织的相似点以及内部
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周礼同志在全省扫盲和业余教育广播大会上的指
作者:暂无 来源:湖南教育 年份:196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播大会  业余教育  省委书记  扫盲  人民委员会  农业技术改造  湖南省  周礼  中共  指示 
描述:技术改造的需要。在广播大会上,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周礼同志作了重要指示。
中共河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周礼荣同志“人民的好医生”光荣
作者:本刊记者  来源:河南科技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民政府  周礼  医疗卫生事业  显微外科  河南省  中共党员  为人民服务  科研水平  医生  科技成果奖 
描述:德,是活着的蒋筑英、罗健夫。中共河南省委和省人民政府二月
“季氏八佾舞于庭”不是维护周礼(与李启谦同志商榷)
作者:刘百顺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季氏  季平  周礼  祭祀  维护  左传  论语  正义  新解  鲁国 
描述:传》记载,季平子是代鲁君主持过祭祀,但昭公二十五年又说:“将禘于襄公,万者二人,其众万于季氏。”‘二人’,吴仁杰《两汉刊误补遗》谓当作“二八”,二八即二佾,刘宝楠《论语正义》据此推论季平子“取公四佾以往,合为八佾,而公止有二佾”,其说不无道理。《论语正义》又引《礼记·郊特牲》文:“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而公庙之设于私家,非礼也,由三桓始也。”解释说:“公庙谓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