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230)
报纸(450)
会议论文(28)
学位论文(19)
图书(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559)
地方文献 (115)
地方风物 (21)
宗教集要 (15)
才乡教育 (12)
非遗保护 (6)
红色文化 (4)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2(77)
2011(110)
2009(71)
2007(66)
2006(47)
2005(33)
2003(38)
1999(45)
1995(28)
1956(2)
按来源分组
中医杂志(10)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5)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4)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3)
家庭中医药(3)
中医研究(2)
医药保健杂志(1)
长寿(1)
养生月刊(1)
广东中医(1)
说古道今“书信”
作者:谭汝为  来源:秘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信体  报任安书  答司马谏议书  历史悠久  王安石  司马迁  出师表  谏逐客书  诸葛亮  鲤鱼 
描述:《谏太宗十思疏》、鲁迅和许
人名诗古今
作者:丰家骅  来源:寻根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人名  权德舆  王安石  姓名  古今  谐音  古人  杂体诗  老舍  现代人 
描述:。”时人认为人名诗始于王安石。宋人笔记(《逦斋闲览》(《墨客挥犀》等书中还记载了一则《诗谜》,内藏四诗人姓名,也说“为王丞相所撰”。所以始于王安石之说影响很大,人们谈起人名诗,就会联想到王安石为此中高手。 2.创自权德舆 叶梦得虽然记载了宋人对人名诗起源的流行看法,但自己并不认同。他说:“余读《权德舆集》,其一篇云:‘蕃宣秉戎寄,衡石崇位势。年纪信不留,弛张良自愧……颇符生肇学,得展禽尚志。从此直不疑,支离疏世事。’则德舆也尝为此体。”(《石林诗话》卷上)全诗二十句,共藏了二十位古人姓名,如以上诗句中的宣秉、石崇、纪信、张良、符生、展禽、直不疑、支离疏。他认为人名诗当创自权德舆,并获得后人的赞同,如赵翼说:“唐人已创此体。”(赵翼:《陔余丛考》卷二十四《以古人姓名藏句中》)成为最有权威的一种说法。
盐史“咸”
作者:罗红  来源:中国盐业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盐史  国家财政收入  《周礼》  《管子》  战略物资  国计民生  古代社会  生产力 
描述:调味上有着如此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也就成了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社会,盐业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五行生克保健重点
作者:杨斌  来源:北方牧业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五行生克  变化幅度  冬季  春季  呼吸道  阳虚证  王安石  子午流注  消化道  中医 
描述:是生长,适于耕耘播种。但实际上春天也是一年中天气变化幅度最大的时期,是乍暖还寒、冷暖骤变的时期。"春日春风有时好,春日春风有时恶,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王安石曾用这首诗描述春天的多变。
杜甫的《洗兵马》
作者:詹鍈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洗兵马》  杜甫  王安石   
描述:《洗兵马》一诗,王安石评为杜甫的“压卷之作”。可是关于这首诗的本事,
国学进课堂
作者:赵福楼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国学者,在国城中王宫左之小学也.”由此可见,“国学”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与汉代的“太学”相当.20世纪初,西风东渐时期,与西学(即西方文化、经济、科学、政治、思想等总称)相对,提出“国学”,侧重在两者的差异性,以文化和思想为主要比较方面.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在文化发育中已经形成被广泛认可的价值体系,当西方文化思想潮流来袭时,势必引发与本土文化的冲突.国学,这个时候自然成为一批本土意识非常强烈的文化人树立起来的旗帜.
记者会上,航天专家“明星”火箭和空间实验室系统关注热点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航天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此次“天宫一号”发射备受瞩目,从记者阵容的浩大声势就能窥知一二。临近发射,一个由中央各大媒体组成的200人的庞大记者团进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他们用自己的镜头、文字,记录着发射前的点点滴滴。 9月25日下午,一场关于运载火箭系统、空间实验室系统的记者见面会如期举行。偌大的学术厅里坐满了记者。而镁
沈凤飞引领华集团四十年的实力见证华国际缔造传奇
作者:暂无 来源:浙江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被誉为“钱江精品”的华国际发展大厦,高201米、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并被评为“浙江省十佳高端写字楼”、浙江钢结构工程最高奖“金鼎奖”,为了钱江新城的标志性建筑。它是沈凤飞缔造的商业王国的集团
忠将良才陶父子传奇忠将良才陶父子传奇
作者:黎仲祛  来源:玉林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墓。 从玉林市区往兴业,进入大平山镇界不一会,于正阳村路口,一个路牌让人注目,路牌名为:“陶故居”。陶故居现今于大平山镇正阳村。作为玉林人,明代忠将良才陶、陶鲁父子,几乎没人不知道
梦的诗学:因情梦,因梦戏:汤显祖戏剧理论的心理学阐释
作者:胡玉萍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戏剧  “梦”  “情”  《牡丹亭》  杜丽娘  《邯郸梦》  心理学  戏剧创作  《南柯梦》  潜意识 
描述:”的前提和基础,它孕育并催生了“梦”,“情”是创作的巨大动因,是一种创作的内驱力;“梦”是“情”的转化和象征,即“梦”使“情”得到了宣泄与升华;而“戏”是“情”和“梦”的表现形式,即“戏”这种文学样式使“情”、“梦”这种沉浮于意识和潜意识的心理体验外化为可视、可感的艺术形象.在“情”、“梦”、“戏”这三者的关系中,人的心理现象中超现实的“梦”是一种中介、桥梁,它既是创作内容,又是戏剧创作的特殊形式,它使创作主体和作品中人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