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1019)
报纸
(76)
学位论文
(42)
会议论文
(21)
图书
(1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30)
地方文献
(82)
非遗保护
(30)
宗教集要
(19)
地方风物
(5)
红色文化
(2)
才乡教育
(1)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
(79)
2009
(56)
2008
(63)
2007
(78)
2005
(39)
2004
(30)
1985
(14)
1983
(15)
1982
(15)
1979
(8)
按来源分组
其它
(66)
文献
(35)
江西社会科学
(7)
图书馆论坛
(2)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
自然科学史研究
(2)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1)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编辑部
(1)
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
(1)
相关搜索词
《璇玑遗述》
咸丰
明清之际
精察
自然哲学
四时分类
《隆平集》
《玉海》
图书馆
古籍整理与研究
乐史
司马光
科学成分
逻辑体系
揭暄
自然哲学思想
天文学
儒学
倡导
压铸技术
涡漩思想
版刻
天文
《溪堂集》
光肥影瘦
周礼
天文学史
左传
外祖母
首页
>
根据【检索词:揭暄《璇玑遗述》成书及流传考略】搜索到相关结果
1030
条
吴澄《三礼
考
注》之真伪
考
辨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学术年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三礼
考
注
元代
礼记
辨伪
Wu
Cheng
"San
Li
Kao
Zhu"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true
or
false
描述:
吴澄《三礼
考
注》之真伪
考
辨
今朝嘉话更蒐拾,再续藏书纪事诗——读《黄永年古籍序跋
述
论集》
作者:
曹旅宁
来源:
书品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永年
述论
序跋
古籍
藏书
国际学术研讨会
纪事
西安碑林
描述:
2007年10月在西安碑林九百二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业师黄永年先生哲嗣寿成师兄赠我中华书局新版《黄永年古籍序跋
述
论集》,会后又承寿成师兄美意,得以观赏黄先生藏书的若干种神品,可谓眼福不浅。为此,特
晚明《孝經》論
述
的宗教性意涵:虞淳熙的孝論及其文化脈絡
作者:
呂妙芬
来源:
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孝經
虞淳熙
袾宏
淨明道
羅汝芳
楊起元
描述:
孝感通神明的境界是學的最高境界,又相信人人心中有神明,都能夠透過愛敬的齋戒心法(全孝心法)達到此境界,故他的孝論也十分強調齋戒修心的工夫,此齋戒之法又以《禮記》為依歸。 第二部份討論虞淳熙的孝論所具有的豐富文化思想資源,反映著前代《孝經》學與長期三教融合的學衛背景,亦與晚明的學術氛圍密切相關。試圖從釋道二教的孝觀、晚明袾宏的淨土佛教、元以降高度理學化的淨明道,以及晚明羅汝芳、楊起元一脈的良知學,來說明此孝論的豐富文化脈絡。
宗周礼乐文明
考
论
作者:
沈文倬
来源:
浙江大学出版社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文化史
中国
西周时代
文集
描述:
宗周礼乐文明
考
论
先秦文献音乐史料
考
作者:
周柱铨
来源: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史料
研究
中国
先秦时代
描述:
先秦文献音乐史料
考
汤显祖与八大山人先人交游
考
作者:
萧鸿鸣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深厚渊源关系,而得以将两人联系在了一起。
汉宋《孝经》学论
考
作者:
罗圣堡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孝经》
谶纬
注疏
司马光
朱熹
陆九渊
描述:
諍觀念。進入宋代,《孝經》對司馬光等人有特殊涵義,不過在疑經
考
辨的風氣之下,《孝經》的影響力與重要性逐漸衰微,即使後來有陸九淵等人的努力,《孝經》的衰落已無可挽回。
《周礼》官联丛
考
作者:
吴土法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
官联
考证
描述:
本文由《周禮宗祀官聯攷》和《周禮大田官聯攷》两篇文章組成,前者攷
述
天子在宗廟中祭享先王的宗祀典禮的官聯事宜,後者攷
述
天子親行的大田典禮的官聯事宜。 本文的宗恉是通過典禮官聯的全面稽攷,一方面對周代
汤显祖仕宦及死因
考
辨
作者:
王文泰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仕宦
仕宦
死因
死因
描述:
死因作更深入的研究。 关于汤显祖的仕宦,笔者在前辈学人研究的基础上,就汤显祖踏入仕途的时间,离开徐闻的时间及其去官原因进行了
考
辨。 汤显祖踏入仕途的时间应为考中进士之当年,即万历十一年
王安石辨水
考
苏轼
作者:
暂无
来源:
德州日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王安石,中国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王安石老年患有痰火之症,虽服药,难以除根。太医院嘱饮阳羡茶,并须用长江瞿塘中峡水煎烹。因苏东坡是四川人,王安石曾相托于他: “倘尊眷往来之便,将瞿塘中峡水携一瓮寄与老夫,则老夫衰老之年,皆子瞻所延也。” 不久,苏东坡亲自带水来见王安石。王安石即
首页
上一页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