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892)
报纸(799)
学位论文(16)
图书(11)
会议论文(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572)
红色文化 (95)
地方文献 (36)
地方风物 (8)
非遗保护 (7)
才乡教育 (6)
宗教集要 (3)
按年份分组
2013(70)
2012(95)
2011(168)
2009(114)
2008(101)
1985(17)
1984(25)
1983(27)
1982(22)
1981(20)
按来源分组
人民日报(95)
其它(33)
经济日报(28)
羊城晚报(13)
新华月报(9)
老人天地(2)
工人出版社(2)
老同志之友(2)
初中生学习指导(一年级)(1)
中国煤碳报(1)
格大唱“反调”-英格兰主帅应是英格兰人
作者:暂无 来源:威海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格大唱“反调”-英格兰主帅应是英格兰人
经济快评-新能源不应是“室里的盆景”
作者:暂无 来源:安徽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经济快评-新能源不应是“室里的盆景”
寻寻觅觅旧梦,生生死死为多情:《牡丹亭》第十二出《寻梦》
作者:席红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寻梦  《惊梦》  汤显祖  老夫人  潜意识  内心独白  杳无人迹  芍药 
描述:寻寻觅觅旧梦,生生死死为多情:《牡丹亭》第十二出《寻梦》
公朔学之治心说略考
作者:郝明工  来源:新东方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宋元学案》  王安石  四库全书总目  古文经学  圣人之道  治心  孔子  文集  司马克 
描述:公朔学之治心说略考
从《公易说》看司马光的政治历史观
作者:李叔毅 龚佩琏  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易说》  《易》学  历史观  圣人  苏拭  程颐  王安石变法  光日  修心 
描述:史观,他借历史宣扬封建礼教,把“孝慈仁义、忠信礼乐”等封建道德作为百世不易之“道”,他的一生堪称封建伦理、政治的典范。
最早诬蔑王安石弃地的不是邵伯而是苏辙
作者:李之勤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宋神宗  边界交涉  张方平  辽金史  契丹  熙宁  宋高宗  宋辽  辽朝 
描述:一一三二年)写成的《河南邵氏闻见前录》卷四中曾经说过如下一段话:
沈凤阁病学术思想撷萃
作者:马健  来源:中国医药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沈凤阁    传记  江苏 
描述:为纲、以八纲为用、以气血为辨的新设想。对于卫气营血证候实质的研究,提出了加强综合性、联系具体病种、注重传变规律,及开展动物实验的研究思路。对病神昏的辨治,总结出辨虚实、气营、燥湿、邪之有形无形
是辛散而升,还是经通阳?——对桂枝功效的探讨
作者:王正公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桂枝汤  作用  经通阳  发汗解表  黄宫绣  神农本草经  功效  叶天士  伤寒论  祖国医学 
描述:主的药,都具有辛散之性,因而有的方书论述桂枝的性能,就说具有升散作用.如黄宫绣《本草求真》说:"桂枝系肉桂枝梢,其体轻,其味辛,其色赤,有升无降".叶天士《本草经解》也说:"桂枝气温,味辛无毒,气味俱升,阳也".但是,在较早的本草医籍中,没有说桂枝具有升散之性,相反地说桂枝治冲逆之气.如《神农本草经》论桂枝的功效是"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
桂枝人参汤应是补心脾之剂
作者:谢炳国  来源:国医论坛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桂枝人参汤  伤寒论  桂枝甘草汤  理中汤    心脾  历代医家  解表  病机  和营卫 
描述:,非如其说,兹管见,以就正于同道。《伤寒论》全书运用桂枝的方大致有40首。其作用,有解肌和营卫、化气以利水、温阳疗心虚、经除痹痛等。取桂枝解表作用的方有10余首,其桂枝用量最多不超过三两;而用干
金匮肾气丸应是里剂
作者:刘法洲  来源:中医药研究杂志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匮肾气丸  八味肾气丸  里剂  方剂学  高等医学院校  干地黄  补阳  炮附子  五版  药物 
描述:金匮肾气丸方,出于《金匮要略》,原名肾气丸,是临床医家常用的方剂之一。第五版高等医学院校教材《方剂学》把它列为补阳的代表方剂.对此,笔者持有不同的意见,今略管见于下。金匮肾气丸由八味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