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39)
报纸(207)
图书(50)
学位论文(8)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67)
地方文献 (21)
地方风物 (11)
宗教集要 (3)
文化溯源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1(49)
2009(47)
2008(29)
2007(30)
2005(22)
2004(18)
2003(19)
2002(17)
2001(27)
1987(14)
按来源分组
百科知识(4)
文史天地(3)
文物出版社(2)
抚州师专学报(2)
财会月刊:会计版(1)
学前教育(1)
实用中医药杂志(1)
国际金融(1)
中州古籍出版社(1)
能源评论(1)
李觏经济伦理思想目标浅论
作者:田彬  来源: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经济伦理思想  目标 
描述:李觏认为所有的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国家的富强。以国家利益为重是李觏的经济伦理原则,富民是这个原则的根本基础。李觏经济伦理的目标就是希望其经济主张能够使经济和谐发展,从而利国富民。李觏提出的一系列
吴晓波 数历史论经济
作者:IC 本刊  来源:新晋商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经济转型  经济变革  重大影响  社会发展  商鞅变法  历史进程  诺贝尔经济学奖  王安石  制度经济学  中国历史 
描述: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经历了十数次重大的经济变革,每一次变法都对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今,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将为你解读新的社会发展下,时代又提出了哪些变革要求。
城镇化不应是经济增长“工具”
作者:李宇嘉  来源:经济研究参考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济增长模式  城镇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工具  城市集聚  房地产泡沫  转型发展  经济社会 
描述:新型城镇化描绘了一幅实现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美好蓝图: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效率将同步提高,人口在城市集聚将带来第三产业主导发展的全新时代,经济增长模式将向消费
古乐发隐(嘉峪关魏晋墓室砖画乐器考证新一版)
作者:牛龙菲  来源:甘肃人民出版社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古乐器  考古  中国  考古  古乐器  中国  音乐史  中国  古代  资料 
描述:古乐发隐(嘉峪关魏晋墓室砖画乐器考证新一版)
《周礼》“肺石”之制与“路鼓”之制考
作者:温慧辉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政治法律制度  直诉制度  最高统治者  诉讼程序  诉讼管辖  古代  组成  “肺石”  “路鼓” 
描述:直诉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法律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即指某些重大案情或冤抑莫伸者,可超出一般诉讼管辖和诉讼程序的范围,直接向最高统治者申诉。关于古代直诉制度的记载,最早见于《周礼》中的“路鼓”和“肺石
鄧文原“臨‘急就章’”
作者:萧燕翼  来源:紫禁城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十七年  巴西  法家  急就篇  草害  作品  古代  虞集  匪石  四川 
描述:以人們也以地望稱他為“鄧巴西”。鄧文原於前至元二十七年曾任杭州路儒學正,至治二年召為集賢直學士,兼國子監祭酒。在書法上,他擅長楷、行、草及章草書,早年師法王義之、王獻之書法,
十一、漆车与栈车
作者:周绍绳  来源:涂料工业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等级制度  春秋时期  油漆涂饰  战国时期  车辆  玩具车  自行车  周代  周礼  古代 
描述:周礼·春官·巾车》叙述了当时天子乘坐的车分“五路”:一曰“玉路”,二曰“金路”,三曰“象路”,四曰“革路”,五曰
戈戟小议
作者:党士学  来源:文博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冷兵器  考工记  形制  主要区别  论述  古代  看法  郑玄注  划分  周礼 
描述:戟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戟头较戈头窄而瘦长”;
“执驹”补释
作者:沈文倬  来源:考古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交配  吕氏春秋  淮南子  古代  周礼  未成年  郑玄注  补释  断乳  解释 
描述:1956年3月,陕西郿县出土一对马尊,存二盖一器身。器盖器身均有铭文,据郭沫若先生释文,其器身之铭为:隹王十又二月,辰才(在)甲申,王初执驹于(厈夂)。……其盖铬为:王(?)驹(厈夂),易(锡)经盠驹,用氒(?)雷。骓子。王(?)驹(?),易(锡)盠驹,用氒(?)雷。骆子。
试论《周礼》的环境保护意识
作者:田龄  来源: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环境保护  中国  古代  生态环境  地貌  生命  典章制度  自然资源  环保机构 
描述:试论《周礼》的环境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