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第十五节 修改内容的能力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修改内容  亭子间  应试作文  初中作文  王安石  老年人  作文选材  文章内容  写作习惯  中学生 
描述:第十五节 修改内容的能力
持续服务应是核心能力
作者:洪玫  来源:中国计算机用户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持续服务  信息化建设  信息管理机制  切换方案 
描述:持续服务应是核心能力
重视知识迁移 加强能力培养
作者:王家田  来源:安徽教育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能力培养  知识迁移  语文教学  人物形象  转化迁移  《语文读本》  王安石  知识的迁移  阅读方法  《鸿门宴》 
描述:重视知识迁移 加强能力培养
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与保护
作者:李东亮  来源: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能力的培养  学生质疑  保护  艺术形象  《牡丹亭》  质疑能力  汤显祖  戏剧家 
描述: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在其名作《牡丹亭》中,不但刻画了栩栩如生的杜丽娘和柳梦梅的艺术形象,同时还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娇憨可爱、顽皮泼辣、机智聪慧的小春香的形象,也正是这个形象,引发了笔者对如何培养学生质疑
外语教学的重点应是语言本身
作者:赖瑜  来源:大学英语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外语教学  语言运用  功能法  语言结构  语言形式  语义和语法的关系  教学方法  母语习得  解放思想  发挥学生能动性 
描述:近一百多年来外语教学法大约每20到25年发生一次根本性的变化。19世纪末开始的直接法是对统治了外语教学2000多年的翻译法的批判和否定。20年代中期出现了以培养阅读能力为目标的阅读法。这种方法在美国
作家应是语言规范化的模范
作者:叶永烈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规范化  规范问题  夏丐尊  语文建设  叶圣陶  西方语言  文学语言  作文  作家  无标点 
描述:不合规范,读者看不懂,也就影响了作品的社会效果。作家“犯规”,往往并不是由于不懂文学语言的规范引起的。当年,叶圣陶、夏丐尊先生主编的《中学生》杂志,开设了“文章病院”,“入院”的“患者”都是中学生的作文。作家跟中学生不
模糊语言的运用原则与美学特征
作者:杜文霞  来源: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模糊语言  弹张性  联想性  联想  含蓄 
描述:模糊语言的根本特征是语义的弹张性与内容的联想性。模糊语言的运用原则、修辞效果、审美特征等都是围绕着这一特征进行的。语言交际目的的准确性原则是使用模糊语言的必要条件。联想是模糊语言的修辞灵魂,含蓄
明清传奇的语言与音律之流变
作者:许金榜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传奇  音律  语言本色  元杂剧  汤显祖  中国戏曲  艺术形式  作品  牡丹亭  本色论 
描述:作为一种合乐的、口耳相传的艺术形式,语言和音律问题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它的成败
谈历史教学的语言特色
作者:韦健宁  来源: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教学语言  《孙子兵法》  教学效果  教师  王安石  教学内容  历史事件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化  关汉卿 
描述:谈历史教学的语言特色
论周礼全先生的语言逻辑思想
作者:胡霞  来源:社会科学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逻辑体系  语言逻辑  语境 
描述:周礼全是我国自然语言逻辑的开拓者,他于1995年提出了一个以意义、语境、隐涵、预设等范畴为骨干的语言逻辑体系.在这个语言逻辑体系中,语境具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