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莎士比亚的中国缘
-
作者:魏会圆 来源:考试(新语文)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戏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 汤显祖 中国思想 人文主义思想 牡丹亭 世界文坛 莎剧 语文 南柯记
-
描述:然而生。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什
-
试论陈寅恪先生的《牡丹亭》之杜丽娘“至情”说
-
作者:姜伯勤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陈寅恪 杜丽娘 至情 《吴宓日记》 新资料 汤显祖 古典
-
描述:1998年,多卷本《吴宓日记》发表。吴宓先生1919年3月日记,披露了陈寅恪先生提出的昆曲《牡丹亭》中杜丽娘之至情说。陈寅恪先生诗学中,强调古典为旧籍出处,今典为当时事实。《吴宓日记》之新资料,使寅
-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诸版《牡丹亭》杂记
-
作者:季国平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园林 杂记 戏曲舞台 舞台呈现 汤显祖 观看 剧本 古典 感受
-
描述:“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诸版《牡丹亭》杂记
-
人文主义的交响绝唱——《牡丹亭》、《罗密欧与朱丽叶》对读
-
作者:王茂恒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 《牡丹亭》 人文主义理想 莎士比亚 汤显祖 语言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 杜丽娘 戏剧家 爱情
-
描述:。汤公与莎翁共同奏响了一
-
《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开场诗和退场诗之比较
-
作者:陈志萍 来源: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汤显祖 汤显祖 开场诗 开场诗 退场诗 退场诗
-
描述:曲牌,也不再使用套语,而是直接概括剧情。两剧在开场诗和退场诗的运用上大同小异,这种"巧合"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是内容决定形式的必然产物。
-
传统戏剧《牡丹亭》
-
作者:杨乐 来源:琴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音乐 《牡丹亭》 爱情主题 明代 汤显祖 家庭教育 音乐教育
-
描述:在中国传统戏剧音乐中,有两首有关爱情主题的传世之作。一个是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另一个就是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这两首不朽的艺术精品,都以其高扬的至情表达出了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成为我国古代
-
国内戏剧动态
-
作者:暂无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戏剧艺术 社会主义新人 演出 上海昆剧团 表现主义戏剧 戏曲学校 浙江省 象征主义戏剧
-
描述:市代表还演出了《牡丹亭》的一些折子戏:浙江省昆剧团演出《拾画·叫画》一折,上海戏曲学校演出《寻梦》一折,江苏省苏昆剧团演出《学堂》一折。浙江省昆剧团的《疗妒羹·题曲》一折则反映了古代女子读《牡丹亭
-
汤显祖的戏剧创作
-
作者:马质彬 来源: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杜丽娘 牡丹亭 戏剧创作 中国文学史 封建礼教 玉茗堂四梦 柳梦梅 世界文学史 话本小说
-
描述:亭还魂记》,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作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主要取材于前人笔记和话本小说。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中说:
-
学習古典戏剧理論札記
-
作者:戴不凡 来源:剧本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戏剧 戏剧文学 戏剧创作 杜丽娘 李香君 吴江派 玉茗堂派 汤显祖 作品 创作思想
-
描述:戏剧創作的见解;同时,一些批語往往又是为了便于讀者理解剧作者的原意而作,这里也就更生动具体地表現了作者对戏剧創作的种种看法。我們的古典剧論,乍看起来,往往是一麟半爪,有时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字或几百个字
-
古典戏剧美学的新贡献--孟称舜“当行”论试析
-
作者:萧作铭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物形象塑造 古典戏剧美学 戏剧场面 戏剧家 汤显祖 戏剧创作 戏剧艺术 艺术虚构 戏剧特征 舞台演出
-
描述:这种理论,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对古典戏剧美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崭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