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21)
学位论文(9)
报纸(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29)
宗教集要 (3)
按年份分组
2014(4)
2013(4)
2009(4)
2006(3)
2005(4)
2002(5)
1996(4)
1995(5)
1985(4)
1961(1)
按来源分组
历史研究(3)
法音(2)
社会科学动态(1)
陕西审计(1)
中国国家地理(1)
中国公路(1)
怀化学院学报(1)
档案学通讯(1)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1)
西周金文的六师、八师
作者:李学勤  来源:华夏考古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周金文  甲骨文  六十年代  说文  铭文  周代制度  周礼  行政制度  会意字  清代学者 
描述:西安市文管会收藏的吕服余盘,有铭文六十六字,近已发表,王慎行同志作了很好的论述,文中谈到盘铭的“六师”。西周金文的“六师”和“八师”,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问题,六十年代曾有热烈讨论,王慎行同志的文章
西周采邑制度述略
作者:吕文郁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采邑  西周时代  卿大夫  西周金文  政治制度  周代  周礼  铭文  西周王朝  发展阶段 
描述:采邑制度作为分封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周代最重要的政治制度之一。这一制度不仅对周代的社会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而且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都有深远影响。研究周代采邑制度,对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采邑制度从产生到衰败,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在每个发展阶段,其具体内容
西周三公的职掌范围
作者:宫长为  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左传》  三公  太傅  大戴礼记  太师  周公  逸周书  西周金文  《周礼·地官》  师氏 
描述: 我们已经先后讨论了西周到底有没有三公?三公究竟指哪三公?以及三公的缘由诸问题,余下,我们再就三公的职掌范围,作一些探讨。 按照我们的意见,西周天子设有三公,应为太师、太傅和太保,初当本于殷商旧制
关于西周中央官制的几个问题
作者:张景贤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公  西周金文  太师  周礼  周公旦  郭沫若  中央官  职官  太保  召公 
描述:注:“三吏,三公也。”《周礼》多处职文说到周有“三公”。《逸
西周审计说不能成立
作者:吴泽湘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国家审计制度  宰夫  审计学  《仪礼》  《礼记》  成书年代  经济思想史  文献资料  典章制度 
描述:西周审计说不能成立吴泽湘西周审计说,广泛流传于中外审计学界,已成不易之论。我国海峡两岸审计学界诸多学者,几乎众口一词,断然肯定: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已有国家(政府)“审计制度”,或有其“萌芽”、“雏形
西周官吏考核制度蠡测
作者:杨普罗  来源: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官吏考核制度  《周礼》  诸侯  大夫  乡遂制度  致事  司书  天官  尚书  周公 
描述:感到战国考课制的盛行缺乏某种深厚的历史渊源,而这确乎
西周乐官非1463人
作者:邱云飞 郭珂  来源:兰台世界(下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周乐官  儒家学派  《周礼》 
描述:长期以来音乐界依传世《周礼》为据,认为西周乐官人数是1463人,事实上只是儒家学派虚拟的数字。
元代前期泾渠灌溉面积考证
作者:吴宏岐  来源:唐都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代前期  灌溉面积  泾渠  历史地理研究  《元史》  吴宏岐  《金史》  丰利渠  陕西师范大学  《元和郡县图志》 
描述:元代前期泾渠灌溉面积考证吴宏岐《元史》卷六五《河渠志》载有两条泾渠灌溉亩数的资料,其一是:“英宗至治元年十月,陕西屯田府言:自秦汉至唐宋,年例八月差使水户,自泾阳县西仲山下载河筑洪堰,改泾水入白渠
北宋前期方田均税考
作者:李裕民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前期  宋会要辑稿  欧阳修  赋税  税法  食货  税赋  王安石  具体措施  五代十国 
描述:元元年七月十五日臣寮上言:税赋自五季以来,有逃亡倚阁业尽税存者.有典吏笔误年深至以簿头虚有管额者,有他处送纳误发文钞于别县未能画时尽数勾销者……”同书食货一二之一:“淳化四年(993年)三月诏:户口税赋帐
前期咏剧诗歌简论
作者:赵山林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前期  诗歌  桃花扇  清代前期  长生殿  孔尚任  汤显祖  明清之际  史可法  戏曲史 
描述:清代咏剧诗歌数量浩繁,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价值也是多方面的,本文先讨论清前期即顺治、康熙、雍正年间的有关作品。一清前期的咏剧诗歌,常常反映出遗民的故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