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是绿肥红瘦:谈《归去来兮辞》的主旨教学
-
作者:赵光才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归去来兮辞 主题 教学 探讨 心灵自由
-
描述:文章由传统解读所采用的阶级分析法入手,立足文本,注重引导学生从"人"的角度去探索新背景之下的时代主题理解,采用诵读、联想、讨论、延伸四步法对《归去来兮辞》一文的主旨探究出了符合时代背景的新的理解
-
汤显祖“至情”思想探析
-
作者:王海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至情思想 至情思想 探析 探析
-
描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随着自身对现实的体会逐渐加深,以及受罗汝芳、达观和李贽等师友的影响,汤显祖反观人的本性,开始了对“至情”理想的追求和对程朱理学的挑战。“临川四梦”可谓是四颗重磅炸弹,不仅在文学
-
汤显祖的至情论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
作者:暂无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汤显祖的至情论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
解读汤显祖的“至情观”
-
作者:易新香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至情观 至情观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情"是汤显祖文学思想的核心,而"至情"是其追求的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贯穿于汤显祖整个艺术世界的灵魂。《牡丹亭》是汤显祖"至情观"的最好演绎,其贯通于生死虚实之间的"至情"呼唤着精神的自由和个性
-
汤显祖的“至情观”
-
作者:周媛媛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至情观” “至情观” 戏剧《牡丹亭》 戏剧《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
描述:映出汤显祖人性的觉醒和对生命的探索和思考。
-
论罗汝芳对汤显祖的影响
-
作者:邹自振 罗伽禄 来源: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汝芳 汤显祖 生生之仁 至情
-
描述:姓的爱戴。也是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他能突破前人思维,大胆描写人生之“情”,创作出以《牡丹亭》为代表的戏剧佳作。
-
论汤显祖爱情观内在建构的多层次性
-
作者:孙晓东 来源:社科纵横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常情 痴情 至情 多层次性
-
描述:观形成的原因作进一步的分析。
-
汤显祖剧作审美论
-
作者:谢雍君 来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审美 至情 梦 禅意
-
描述:显祖剧作中呈现的审美情致以及“四梦”营造的富于禅意的审美情境 ,进一步厘清汤显祖在戏曲史上重要地位的原因所在。
-
论汤显祖重塑李益形象的精神旨归
-
作者:高方 来源: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李益 至情 风雅
-
描述:益形象揄扬其“富贵无常,才情有种”、“子女玉帛有尽,而风雅无穷”的人生主张。
-
汤显祖《牡丹亭》案头写作艺术特色探究
-
作者:郭曼 来源:群文天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案头 至情
-
描述:昆曲作为唱、念、做、打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场上演出与案头写作呈现出水乳交融的关系,《牡丹亭》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追根溯源,离不开汤显祖的原始文学创作,以"情"为主要艺术特色的案头写作同样值得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