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述清人对汤显祖诗文的评价
-
作者:黄建荣 韩锋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代 汤显祖 诗文 评价
-
描述:通过实践与总结,中体西用与经世致用互动升华,逐渐成为知识商人群体中的新生力量,重置了传统中国“士农工商”的社会排位格局。他们兼融中西文化内涵,凸显“中西合璧”的韵味,改变了中国社会心理与价值取向,在“中转”欧西文明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向西方传播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充当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前驱和中介,对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和文化移植起了首开风气的重要作用。他们关注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揭示了中国近代化的路向,不失为由传统向近代转型的急先锋。
-
略述清人对汤显祖诗文的评价
-
作者:黄建荣 韩锋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代 汤显祖 诗文 评价
-
描述:清人对汤显祖诗文的评价,主要呈现四大特点:一是官方性,主要体现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明史》的评价。二是综合性,主要体现在文人学者为汤显祖诗文集所作的序中。三是具体性,主要体现在一些学者对汤显祖具体诗、文的评价。四是广泛性,即对汤显祖诗文等进行评价的参与者众多。
-
清代科考舞弊者的下场
-
作者:暂无 来源:潮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今年,又在河南、湖北发现了高考舞弊现象。从古到今,“高考”舞弊屡禁不止,历朝历代都有人冒着丢乌纱帽,甚至掉脑袋的危险去以身试法。这在清朝更为明显,并创下几个之最。
鲁迅的爷爷周福清光绪年间的浙江乡试舞弊案众所周知。虽然周福清因为“关节未成,脏未与人”以及“投案自首”,幸免于难,只落个“斩监候,秋后
-
清代福建的鸦片贸易
-
作者:林仁川 来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鸦片贸易 鸦片走私 道光 鸦片输入 烟膏 走私贸易 黄爵滋 《鸦片战争》 泉州 鸦片战争前
-
描述:战争前的输入情况鸦片输入福建,由来已久,早在明万历年间,漳州月港输入的货物税单中就有“定阿片每十斤税银二钱”的记载.清朝初年,荷兰人盘据台湾,“他们从爪哇把那里所盛行的烟草与鸦片拌合的方法,介
-
清代中州文士
-
作者:邓云乡 来源:寻根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亮工 《壮悔堂文集》 中州文士 《四库全书》 李香君 户部尚书 东林党人 陈子龙 南京 雪苑社
-
描述:清代中州文士邓云乡漫述清代中州文士,应先从侯朝宗说起。候朝宗名方域.河南商丘人。祖父侯执蒲,字以康.明代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官军大常令卿。父侯恂,字若谷,万历四十四年(161)进士,官
-
曾巩画像(清代)
-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画像
-
描述:曾巩画像(清代)
-
清代的试帖诗
-
作者:孙菊生 来源:紫禁城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试帖诗 王羲之《兰亭序》 王廷绍 考试项目 文章结构 王安石变法 山林诗 文学形式 诗钟 杜甫
-
描述:试帖诗是封建时代科举取土的产物,已经随着八股文的废黜而消亡,并且久为人们所遗忘。如果我们不考虑它的出身,把它掇拾起来,像诗钟、诗谜那样,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供人赏析,岂不使我
-
北宋前中叶财政体制的变迁:以王安石的财政改革为中心
-
作者:李义琼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财政制度 财政制度 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 君主专制 募兵制度 募兵制度 利益集团 利益集团
-
描述:些现象是由北宋前中叶的财政体制的不合理造成的。第二章从三个方面——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收支划分、地方的机动财力和管理机构的设置,分析北宋前中叶的财政体制的不合理之处在于:一、“上供、送使、留州”三分法
-
论北宋中叶改革“三冗三费”的得失
-
作者:赵云旗 来源:学术季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中叶 王安石 财政改革 国家财政 《宋史》 保甲法 三费 均输法 《文献通考》 厚禄养廉
-
描述:行财政改革。王安石在财政改革中,不仅对开辟财源极为重视,而且对节省支出也非常关注,并采取了种种截流的措施,使国家财政得以振兴,“积弱积贫”的局面很快扭转;但王安石节省支出、振兴财政的措施中也有不少弊端和不足之处,本文拟对其改革作一较为全面的评述
-
王安石诗论与文论之异同──兼论北宋中叶文艺思潮的演变
-
作者:张智华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诗 文艺思潮 北宋中叶 欧阳修 诗歌创作 文论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梅尧臣 诗论 诗歌理论
-
描述:王安石诗论与文论之异同──兼论北宋中叶文艺思潮的演变张智华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王安石的文学观是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且大多喜欢引用王安石《上人书》中“且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