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仲永的落差
-
作者:涂家富 刘辉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伤仲永》 王安石 宋代 语文教学 中学 人物评价
-
描述:《伤仲永》是宋代王安石所著的借事说理的文章。旨在以方仲永为例,阐述后天教育在人成长中的重要性。方仲永幼年天资过人,后来“受于人者不至”,最终“泯然众人矣”。方仲永所经历的变化,给人们留下了遗憾和沉重
-
《伤仲永》之我见
-
作者:何良玉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伤仲永》 王安石 初中 语文 第二册 主题
-
描述:王安石写的《伤仲永》现编在初中语文第二册上。这篇文章意在劝告人们后天努力学习,主旨很好,不过把文章中有的语句放到社会生活中,放到整篇文章中去思考,我个人认为值得探究。如“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
-
《伤仲永》赏析
-
作者:符倍源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教育 加强学习 天资 重要性 写作特点 文章 道理 成才 天才
-
描述:章的写作特点也值得借鉴。
-
伤仲永
-
作者:西城撒野 来源:新作文(中学生适读)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字 文化人 芦苇 大官 聪明 蓝光 王安石 私塾 朋友 地上
-
描述:他"永子"。对了,永子小时候是很聪明的,算得上全村最聪明的,可惜后来一点点变傻了。永子五岁就会写诗了(五岁我还不记事呢)。
-
中国古代音乐史(续)
-
作者:陈四海 来源: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中国古代音乐史(续)
-
古代的筝(续)
-
作者:金建民 来源:乐器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禹锡 王廷陈 晏几道 玫瑰 欧阳修 白居易 义甲 秦筝 唐朝 旧唐书
-
描述:三、柱唐朝诗人朱湾在《筝柱子》一诗中写道:散木今何幸,良工不弃捐.力微惭一柱,材薄仰群弦,且喜听相应,宁辞迹屡迁.知音如见赏,雅调为君传.这里所咏的筝柱是木质的.木柱多用花梨或紫檀制成,美其名曰玫瑰柱:青牛文梓赤金簧,玫瑰宝柱秋雁行.(刘禹锡《伤秦姝行》)雁促玫瑰柱,莺喧锦绣筵.(王廷陈《闻筝》)
-
络刺论纵横(续)
-
作者:魏稼 来源:江西中医药杂志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络刺 出血量 刺络 张从正 儒门事亲 内经 放血 张子和 素问 陈自明
-
描述:始的紫黑色渐变为鲜红色为止,显然出血量较多。宋代,娄全善有治喉痹,刺太溪出黑血半盏,陈自明《外科精要》治背疽,砭赤处,出血碗许,背重顿去等说,张从正《儒门事亲》则多
-
通假字三论(续)
-
作者:赵恩柱 来源: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通假字 通假义 《周礼 《说文》 新《辞源》 术语 段玉裁 郑玄 三论 考工记
-
描述:可以研究,而通“‘叱’”则不正确,说见后.
-
《管子》研究导论(续)
-
作者:史太因 周一沙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管子 思想体系 中国古代 儒家 王安石 桑弘羊 孟子 经济观点 基本内容 经济政策
-
描述:为了彻底了解荀子类似论述的意义,必须了解出现这些论述的社会背景。罗根泽的《管子探源》一书对世界观产生的阶段勾画得很好。对这一世界观可以作如下定义:力图加强农业,力求最大限度削弱手工业和商业。对辅助行业持否定态度的新观点大约产生于战国中期,但得到广泛的流传则是在汉朝初期。
-
文学——“庄严的谎话”(续)
-
作者:孙子威 来源:理论与创作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艺作品 艺术世界 艺术形象 宗璞 文学理论 作家 汤显祖 经验世界 艺术真实 亚理斯多德
-
描述:足的艺术世界 凡成功的文艺作品,无论是诗,是剧,是小说,它的形象体系都是一个独立自足的艺术世界,这是有别于经验世界的另一天地。在这里,作者给设定了一个特定的基调,特定的氛围,特定的情境,他的人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