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死更迭,一往情深 昆曲兴衰流变
-
作者:卫小溪 安初蜜 江自扬 来源:世界遗产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非物质文化遗产 牡丹亭 女主角 中国昆剧 杜丽娘 生死 汤显祖 名誉会长 魏良辅
-
描述:接受笔者访问时说":其实昆曲就像《牡丹亭》中的女主角杜丽娘,生了死、死了生,生生死死,皆情之至也。"
-
但是相思莫相负 牡丹亭上三生路:评昆剧《牡丹亭》中的杜丽娘
-
作者:骆珞 来源:金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汤显祖 封建礼教 柳梦梅 爱情自由 相思 人物形象 追求爱情 个性解放
-
描述:《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剧中女主人公杜丽娘是作者描写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杜丽娘身上有着强烈的叛逆情绪,有着对爱情执著的追求和对礼教的彻底反对,她为情而死,为情而生,为中国古代文学
-
有情有趣演红楼:昆曲《红楼梦》折子戏小析
-
作者:张弘 来源:曹雪芹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折子戏 昆曲 曹雪芹 牡丹亭 长生殿 桃花扇 汤显祖 戏曲 创作理念
-
描述:本文系昆曲《红楼梦》折子戏的编剧创作理念。文章从为什么以昆曲写《红楼梦》、为什么以折子戏写《红楼梦》、如何以昆曲折子戏写《红楼梦》三方面加以阐述,详细论述了本戏编剧的戏剧观及《红楼梦》剧本创作观。
-
好一个昆曲平台的“建筑工”:访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
-
作者:施远梅 来源:戏剧之家(上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建筑工 苏昆 苏州市 白先勇 平台 历史机遇 牡丹花 汤显祖
-
描述:初见蔡少华,记者脑海中闪现的一句话就是:怎一个忙字了得。3月到日本,苏昆剧团和日本歌舞伎"国宝级"大师坂东玉三郎扮演的杜丽娘版《牡丹亭》在日本连演20场,大获成功。5月是大学名校行,8月是奥运会开幕
-
流年似水欧阳启名的昆曲人生 访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欧阳启名
-
作者:载载 voodoo 来源:体育健康知识画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欧阳 首都师范大学 牡丹亭 中国戏曲 老师 电视大学 专业 人生 汤显祖
-
描述:欧阳启名,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北京昆曲研习社主任委员,出版书籍有《天生丽质自然香》、《中国美术鉴赏》、《昆曲纪事》、《京剧艺术漫谈》、《音韵辑要》、《韵学骊珠》、《佛教造像》等。2012年5月29日
-
试论《牡丹亭》的审美价值
-
作者:周志武 段绍镒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
-
描述:学思想;它还弥漫着物与意、客体与主体相对应的象征之美;其总体构思深刻独异,具有创新价值,也使作品显现出强劲的美感力度。
-
试论《牡丹亭》与古典诗词
-
作者:王忠禄 来源: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古典诗词 古典诗词
-
描述:明代杰出戏曲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着意引用、化用明以前大量的古典诗词 ,表现在描写景物 ,刻画人物形象 ,推动剧情发展 ,联系全剧结构等方面 ,同时 ,从戏曲的角度看 ,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
《牡丹亭》“至情”观
-
作者:瞿华英 来源: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至情 至情
-
描述:汤显祖以“临川四梦”构建应和时代的“至情”理想,他一生“为情作使”、“为情转易”,《牡丹亭》对至情进行了直接大胆的描写和歌颂。但是作为儒生,合理合法的社会准则依然会作为一个尺度保留在心中。汤氏试图
-
三闹《牡丹亭》
-
作者:徐培晃 来源:兴大人文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闹 闹
-
描述:本文從「鬧」的角度切入《牡丹亭》,依情節鋪展次序討論「鬧學」、「鬧殤」、「鬧婚」,指出《牡丹亭》刻意在正經的學堂、喪禮、婚禮場合中,安排嬉鬧唐突的橋段,藉以鬆動父執倫理的嚴肅面孔,發揚個人意志。最後
-
《牡丹亭》的梦境意义
-
作者:马斌 来源:山东文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梦境意义 梦境意义
-
描述:观众昭示着一种浪漫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