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元旦晨韵(散文)
作者:张辉祥  来源:广西电业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与现实  元旦  王安石  北宋  新年  绝句  时空  余音  风送  爆竹 
描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当北宋的改革家王安石在《元日》中咏诵出这样的千古绝句时,他那激奋的余音早已穿越厚重的时空,回荡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社会就在一个个元旦中进步,生命就在一个个元旦中成长。
其乐融融话“元日”
作者:陈喜联  来源:辅导员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屠苏酒  民间习俗  政治家  文学家  爆竹  春节  描写  桃符  新年 
描述:同学们,春节好!本期的"古韵华章"又和大家见面了。时值春节,"古韵华章"要给大家介绍点什么呢?大家请看——《元日》(作品见"开卷语")。知识卡片王安石(1021年~1086年),中国历史
放烟花的乐趣
作者:黄驿童  来源:创新作文(小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烟花  王安石  主持人  五彩缤纷  鞭炮  零点  新年  天空  电视  空中 
描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
中秋节的由来
作者:暂无 来源:考试.高考语文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秋节  传统节日  《周礼》  礼制  祭月  贵族  习俗 
描述: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
《九歌·东君》与古代救日习俗
作者:张树国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食  东君  《史记·天官书》  救日  《淮南子·天文训》  《周礼·地官》  《左传》  巫术行为  《淮南子》  诗性解释 
描述:《九歌·东君》与古代救日习俗张树国(青岛大学中文系)关于《东君》是祭祀太阳神的说法,由上途以未,到现在几乎已成定论。但一些细节并未得到合理的解释,诗旨也显得很模糊。本人认为,若要正确读解《东君》这首
东周秦汉时期的惧刑心理及其对丧葬习俗的影响
作者:萧安富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东周秦汉  丧葬习俗  士大夫  防盗措施  《周礼  先秦时期  刑罚体系  汉文帝  《汉书·刑法志》  吕思勉 
描述:先秦时期是我国刑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刑不上大夫”作为一条重要原则是当时法律的一个显著特点。荀子云:“由士以上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必以法数制之。”①刑不上大夫,是因为春秋以前,社会教育属于官学,只有贵族士大夫才有权享受,所以他们知礼仪,如果违礼,...
新嘉兴人何源法的新年梦想让辍学的妹妹重新读书
作者:暂无 来源:嘉兴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记者 方 霞 通讯员 仲建锋 本报讯 “你好,是嘉兴日报吗?我想帮助那位要玩具的小孩子!”这两天,本报联手相关部门推出的“新嘉兴新居民新梦想”互助公益行动的消息刊发后,活动热线电话13957377226铃声不断。 “我也是一位新嘉兴人,很想参加你们的活动,给这些新嘉兴人一些资助。”昨天,唐先生
新闻记者应是政治家——新年前夕访陆定一同志
作者:纪希晨  来源:中国记者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定一  新闻记者  政治家  新闻学  法律学  经济学家  宣传工作  新闻报道  新闻工作者  调查研究 
描述:“新闻记者应是政治家、经济学家、法律学家。不要光当记者,光学新闻学不成呵!”一九八五年元旦前夕,七十九岁的陆定一同志,在北京医院的病房里接见记者时,向新闻工作者提出殷切的期望。他老当益壮,思路敏捷,记忆清晰,侃侃而谈,笑声
王安石和红双喜
作者:易淑锋  来源:民间文学 上半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上联  对联  员外  习俗  门窗  流传  赶考  大人  高歌 
描述:人们在逢年过节尤其是办喜事的时候,总爱在门窗上贴大红双喜字。据民间传说,这一习俗是由北宋大政治家、大文学家王安石流传下来的。王安石二十二岁那年,赴京赶考。这一日,来到了一个叫马家集的小镇。王安石放
杨柳青年画
作者:崇实  来源:中国工商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门神画  北宋  习俗  天津  王安石  爆竹  苏州  潍坊  柳青  作坊 
描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北宋王安石描写民间过年习俗的著名诗章。在我国,自古以来每到岁末,家家户户总要张贴上几幅含有“福祥喜瑞”的吉利画,以求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