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2)
学位论文(6)
报纸(5)
图书(4)
会议论文(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7)
地方文献 (2)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1)
2012(1)
2011(5)
2010(5)
2007(4)
2005(6)
2003(1)
1997(4)
1995(3)
1993(1)
按来源分组
其它(8)
大公报(1)
大理文化(1)
北京党史(1)
新三门(1)
中州今古(1)
福建党史月刊(1)
中学历史教学(1)
世纪(1)
文史杂志(1)
胡应麟: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研究的奠基人
作者:王嘉川  来源:图书与情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图书事业  奠基人 
描述:胡应麟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地总结和研究了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的发展历程,初步确立起这一学术领域研究的基本格局,成为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研究的奠基人。
1994-1995年日本中国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五代、宋、
作者:远藤隆俊 金子泰晴  来源:中国史研究动态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回顾与展望  中国史研究  东洋史  王安石  《纪要》  士大夫  朱子语类  欧阳修  东方学  地域社会 
描述:一、一九九四年1994年以宋史为起家之学的宫崎市定先生出版了全集(全47卷,附别卷。岩波书店)。这部书是凝聚了先生几十年心血的、至今仍保有勃勃生机的丰硕的研究成果。《古代文化》四六——一一就东亚的时代划分问题组织了特辑,主要讨论内藤湖南和宫崎先生关于...
历史优先性原则与小说史研究——评《中国言情小说史》
作者:元者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言情小说  中国小说史研究  优先性原则  《金瓶梅》  《如意君传》  文学史研究  中国古代  《牡丹亭》  汤显祖  《红楼梦》 
描述:历史优先性原则与小说史研究——评《中国言情小说史》
刘大年同志推动中国近代史研究二三事
作者:王庆成  来源:近代史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研究  刘大年  孙中山研究  抗日战争史  中国史学  历史地位  中外关系史  政治史  经济史  国际学术讨论会 
描述:刘大年同志推动中国近代史研究二三事王庆成刘大年同志是近代史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当今中国史学界的前辈学者。他长期担任近代史研究所和史学界的领导工作,对推动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新成果和局限——简评章、骆主编的《中国文学
作者:周锡山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史研究  《中国文学史》  科举制度  佛教文化  文学史著  新成果  汤显祖  《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  文学作品 
描述:性地显得不足的局限,本书也未能避免。
胡应麟在中国文献史研究上的贡献
作者:谢灼华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二酉山房  万历年间  赵用贤  胡应麟  李维桢  典籍流传  旧唐书  源流  马端临  诸子百家 
描述:万历四大博学家之一。诗文得王世贞赏识,并得到王的提携成名。与李维桢、屠隆、魏允中、赵用贤等称“末五子”。著作集有《少室山房类稿》一百二十卷,又《续稿》十五卷。另有笔记杂著《少室山房笔丛》四十八卷流传于世。传记附《明
纵横捭阖 视野广阔——李华瑞教授《宋夏史研究》读后
作者:郭志安 杨莲霞  来源:历史教学(高校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夏史  历史问题  历史地位  王安石变法  华瑞  论文集  社会史研究  学术史  研究视野  社会历史变迁 
描述:籍出版社于2006年10月正式出版。全著分为四大部
怀念王益同志对出版史研究的关注和指导
作者:方厚枢  来源:出版发行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出版史研究  同志  王益  怀念  人生旅途 
描述:2009年2月25日,王益同志走完了他92年的人生旅途。噩耗传来,不胜悲痛。他的音容笑貌,半个世纪以来对我的关注和指导,历历往事一一涌上心头,久久不能平静。
1945-1993年韩国宋辽金元史研究论文目录
作者:金成奎 郭聲波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研究  元史研究  宋代文化  王安石  文集  比较研究  北宋  朱子  契丹  士大夫 
描述:前言去年,我接受编委郭声波先生关于编制这个目录的委托的时候,其实有点犯难。那是因为,编制目录本身并不怎么困难,但是按照郭先生要求,目录对象只限于"宋代文化"范围,而韩国的实际情况是,对此作专门论述的论文数量相当少。在韩国,不要说对宋代文化,即使对整个中国史,研究者人数都远远不及于
后七子和明末文人的唐诗观——明代唐诗批评史研究之二
作者:朱易安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格调派  唐诗观  王世贞  盛唐诗歌  后七子  格调论  胡应麟  明代  李攀龙  诗歌风格 
描述:因此,从唐诗批评史上看,后七子的唐诗观仍应算作明代格调派唐诗观发展时期的后一阶段。这一阶段孕育着格调派唐诗观的蜕变。(参阅拙作《明代格调派唐诗观的形成和发展》《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