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02)
报纸(50)
会议论文(2)
学位论文(1)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22)
地方文献 (26)
红色文化 (2)
地方风物 (2)
宗教集要 (2)
才乡教育 (1)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3(13)
2012(20)
2011(16)
2009(8)
2007(8)
2005(4)
2004(5)
2003(2)
2002(6)
1999(3)
按来源分组
中国航天报(1)
中国艺术报(1)
三明学院学报(1)
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金华晚报(1)
文化交流(1)
咬文嚼字(1)
菏泽日报(1)
扬州日报(1)
西安档案(1)
量后的胜利者(一篇)
作者:王英琦  来源:广西文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量后的胜利者》  中国  当代  杂文  王英琦 
描述:达尔文曾感慨地说:“对艺术爱好的丧失,会引起心灵另一部分功能——能够产生高级意识的那部分功能衰退。”他指的就是人的综合审美力和内在情感的能力。伟大艺术思维和伟大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和情感。特别对天才艺术家和科学家来说,杰出的想象力理解力创造力,更与艺术审美的判断力、鉴赏性关系极大。[第一段]
大劈棺(三则)
作者:程步奎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现代观众  昆曲  北京人  中央研究院  演出  西施  庄子  音响设备 
描述:大劈棺到台北"中央研究院"开会,旧雨新知,相聚一堂,在论辩之中得到精神提升的快感。论辩了两天,感到脑神经长期剑拔弩张,十分疲惫之时,有两位美国朋友却因思维理路完全不同,一路争辩,唇枪舌战,火药味愈来愈浓,
生子当如冯道(一篇)
作者:侯兴国  来源:黄河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冯道  司马光  辛弃疾  吕惠卿  青苗法  土地兼并  欧阳修  曹操  文官集团 
描述: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与一只壁虎的战争(一篇)
作者:陈所巨  来源:阳关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蚂蚁  战争  高原  壁虎  时代生活  书架  泉水  领地  窗户  汤显祖 
描述:书房里有一只虎,不过,你用不着担心,它个头很小, 是只壁虎就在我书桌正对面的墙上,我的目光很随意地 就能撞上它。我想它是不是特意要呆在那个地方,特意让 我发现。 在那面刚刚装饰过的涂过粉细的蛋白奶的雪白的墙 上,它趴在那里,很显眼,体态极像远古时代生活在地球
再见火雀(一篇)
作者:刘绍良  来源:大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再见火雀》  散文  文学  刘绍良 
描述:火雀,是鸟类中的一种,形似斑鸠,体态略小一些。一只火雀在我的眼前惨叫着,它是自个飞扑到火堆里,让羽毛在燃烧时变成火雀的。肯定地说,此火雀绝非彼火雀,它的名字叫什么我不知道,只因为羽毛燃烧时的那一瞬间,让我猛然想到火雀。
梦里梦忆浩然
作者:从维熙  来源:上海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新时期  从维熙  刘绍棠  吉狄马加  中国文学  中国作家  自审  文革  表示反对  记者 
描述:,不断读到浩然在
关于《随园集诗》的真伪问题
作者:耿传友  来源:文献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真伪问题  诗文  王英志  徐国华  袁枚 
描述:王英志主编的《袁枚全集》问世后,陈正宏①、王英志②、徐国华③、罗以民④、赵厚均⑤、郑幸⑥、冉耀武程等学者陆续发现了一些该集所未收录的袁枚诗文。
《汤显祖诗文集编》前言
作者:徐朔方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本书包括两部分,一是《汤义仍先生集》,为诗赋文选,一是《汤海若先生制艺》,专收八股文。前者和今本文字不同甚多。它们不属于版本问题,而是由于较早稿本和定稿的差异,难以校入《汤显祖诗文集》中;后者因性质关系也以另作一编为宜。
黄松、黄军:孪生兄弟终大学梦
作者:暂无 来源:张家港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新闻回放: 2005年,高考结束,当时住在本市东沙的孪生兄弟黄松总分590分、黄军602分,双双取得优异成绩。曙光初现,命运似乎出现转机,然而在短暂的欢喜后,他们不得不面对严峻的现实:上大学所需要的高额学费还没有一点着落,能不能走进大学校园他们心里还没有底。 一幢二层小楼略显陈旧,院落里
逗逗剧社“台柱子”李浩古稀之年了“表演梦”
作者:暂无 来源:珠江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记者 吴晓云 近日结束的第三届中国老年文化艺术节综艺大赛上,我市拱北文化站逗逗剧社选送的《取样》和相声《种啥得啥》斩获两项铜奖,李浩在两个节目中都有上乘表演,这位逗逗剧社的“台柱子”已经71岁了,他极具生活化的表演得到评委青睐。李浩说:“演戏就是演生活,我在表演中获得极大生活乐趣。” 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