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九渊哲学和贝克莱哲学的区别
-
作者:董根洪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陆九渊哲学和贝克莱哲学的区别
-
论《紫钗记》的思想意蕴
-
作者:李秋新 来源:甘肃高师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钗记》 评价 戏剧 汤显祖
-
描述:在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的戏剧创伤中《紫钗记》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剧作取材于康传奇《霍小玉传》,又有较大的改动,其理想的追求与批判现实的精神鲜明、突出。它与明代中叶文学 主流相呼应,具有一定的创伤意义。
-
船——具有深刻意蕴的审美载体
-
作者:顾金光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深刻意蕴 审美空间 主体意象 王安石 两大传统 意象群 中国文学创作 流动的美感 唐宋诗词 羁旅漂泊
-
描述:船——具有深刻意蕴的审美载体
-
论陆九渊“心即理”的真实意蕴
-
作者:谭清宣 来源: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即理 心理合一
-
描述:“心即理”是理解陆九渊心学的最重要的哲学命题,陆九渊在宇宙本体和社会伦理的意义上,提出了“心即理”这一命题。“心即理”的真实意蕴在于心理合一,而且与朱熹“心与理一”论相比较,这种“心理合一
-
晏几道词的感伤意蕴
-
作者:暂无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晏几道词的感伤意蕴
-
“杏花春雨江南”的审美意蕴与历史渊源
-
作者:程杰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杏花春雨江南 江南 虞集 渊源
-
描述:,還有文人世界的優雅情趣等豐富的審美體驗和深厚的歷史記憶。這些意蘊相互渲染、烘托,使之成為江南區域自然風光的經典寫照,獲得了中國傳統社會生活的文化符號意義。
-
《牡丹亭》文化意蕴的多重阐释
-
作者:暂无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钱华 《〈牡丹亭〉文化意蕴的多重阐释》 汤显祖 故事情节 审美意义 悲剧性 二重人格心理意象
-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以其虚幻复合的艺术情境与丰厚奇特的文化意蕴,历来引起人们极大的审美兴趣,面对这样一部经典名著,任何一个固定的视点都容易造成对作品的遮蔽。钱华在《文学评论》2003年第6期上发表同题
-
古诗词中“月”的意蕴归类
-
作者:蔡丽平 来源:写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词 王昌龄 归类 孟浩然 李白 意象 王安石 月亮 情感 苏轼
-
描述:为今用,加深对"月"的意蕴的把握。古
-
孔子中庸之道研究与改革、发展、稳定问题思考
-
作者:黄铸 来源:人民论坛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中庸 道德准则 周礼 宗法等级制 哲学
-
描述:孔子的中庸之道在中国有深远的影响。中庸是孔子哲学的基础和最高的道德准则。孔子讲中庸的政治目的就是保持合乎周礼宗法等级制的社会政治秩序。对中庸之道深入进行一番批判性的研究,并结合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
-
试论罗钦顺思想的影响
-
作者:胡发贵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钦顺 明朝 气本论 哲学 黄佐 徐问 李经纶
-
描述:作为“江右”大儒和明中叶一位重要的思想家,罗钦顺以其坚定的宋学立场和气本论而享誉于当时的学术界,他的思想理论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历史影响,这种影响甚至还跨出了国门,远届日本,赢得了东瀛学者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