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代藏书不“以官秩为部秩”:兼谈周代之藏书按科学分类
-
作者:刘渝生 来源:四川图书馆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藏书机构 周王朝 科学分类 周代 周王室 分类管理 官秩 藏书管理 周礼 典籍
-
描述:盟府”(囊公十一年)。古籍中有关周王室拥有藏书的记载当然是不止这几例。
-
关于《归去来辞》写作的时地问题
-
作者:贺崇明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陶渊明 写作时间 想象 王安石 欧阳修 文章 古今 景物描写 问题 作者
-
描述:《归去来辞》是古今传诵的名篇。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辞》而已。”王安石也推崇它为“南北文章之绝唱”。可是由于文中描写的春天景象与《序》后落款的时间“十一月”不合,是以古今学者众说纷纭
-
書無逸“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解
-
作者:于省吾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5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王 劳动 早期 古文字 典籍 引伸义 战国时代 王应麟 安人 逸失
-
描述:。說文和广雅释詁并訓逸为失,逸失疊韵,訓为暇逸者系引伸义。失字后世孳乳为佚
-
略谈辑佚书
-
作者:許憶彭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诸子百家 钞本 古籍 典籍 古书 文化学术 王应麟 辑本 辑佚 黄氏
-
描述:传,极易散失;更因为几千年来,社会鼎革,兵燹灾害相乘,每经一次变乱,我们的典章文物,就遭受一次不可估计的严重损失!至今没有那一位学者,能以概括的谈出来中国的古书典籍,到底散失了多少?虽说有些古书中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类书——《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文献学的成长》
-
作者:曾贻芬 崔文印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时期 隋书经籍志 吕氏春秋 王应麟 太平御览 起源 类书 刘劭 各家学说 典籍
-
描述: 类书的起源及特点魏晋时,以文献内容性质为分类原则编纂而成的类书开始出现。宋王应麟认为:“类事之书,始于《皇览》。建云台者非一枝,成珍裘者非一腋,言集之者众也。”《玉海》卷五四)据载《皇览》是魏文帝下诏,令王象、刘劭等于延康元年撰至黄初三年间撰成。《三国
-
趣味对联欣赏(三)
-
作者:陈家丽 来源:文教资料(初中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联 天井 王安石 上联 字数 内容丰富 读后 书圣 词语 古今
-
描述:题择婿。面试时,主考所出的上联
-
通人之书
-
作者:刘长春 来源:中华散文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庭坚 苏东坡 书法家 人生 草书 古今 王安石 苏轼 李白 清代诗人
-
描述:。两位诗人说的都是书法,但又同时牵涉到书法这一形态以外的东西,那就是学问与道德。博览古今,则
-
风流牡丹
-
作者:张世旺 来源: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花 风流 洛阳牡丹 司马光 历史学家 中华民族 改革创新 古今 王安石 人工选择
-
描述:丹花会
-
究戏曲之理,通古今之变:安葵《赏今鉴古集》读后
-
作者:徐燕琳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美学 汤显祖 戏曲理论 戏曲研究 综合论 戏曲创作 古今 创作理论 创作心态 戏剧家
-
描述:长期以来,古代戏曲研究与当代戏曲实践虽然各有各精彩,却一直缺乏有力的衔接与沟通。这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因为曲学的开创毕竟为时不久,理论和经验的积累酝酿都需要一个过程,而这段时间曲坛又如此风云激荡。另一个原因,借用戏曲批评术语来说,便是案头与场上的矛盾。不仅仅是创作和表演,还
-
你可知道杜甫读了多少书
-
作者:张众 来源:新课程学习(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诗 王安石 读书 戏为六绝句 古今 咏怀古迹 东皋 杜诗 庾信 原因
-
描述:《东皋杂录》云,有人问王安石:"老杜诗何故妙绝古今?"王安石回答说:"老杜固尝言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王安石把读书多看做杜甫诗"妙绝古今"的唯一原因,应当说是不全面的。但是我们谁也不能否认,读书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杜甫究竟读了多少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