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24)
报纸(42)
图书(14)
学位论文(10)
会议论文(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51)
地方文献 (24)
宗教集要 (7)
非遗保护 (3)
红色文化 (3)
地方风物 (3)
文化溯源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36)
2012(36)
2011(28)
2010(29)
2008(25)
2007(32)
2006(15)
2005(14)
2002(15)
1995(14)
按来源分组
历史学习(4)
视野(2)
奋斗(1)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1)
核地知与行(1)
上海土地(1)
观察与思考(1)
喜剧世界(下半月)(1)
杉乡文学(1)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1)
王安石眼中的“富二代”
作者:朱凤俊  来源:语文天地:高中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富二代”  金陵怀古  历史 
描述:闲来翻书,不经意间又读到王安石写的《金陵怀古》。这是他以金陵的兴亡历史为题材所作的四首七律.其中第一首就着实让人感慨万端,前四句这样写道:“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
千古难评王安石
作者:马立诚  来源:各界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北宋王朝  历史  个人 
描述:从仁宗时代的"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到徽、钦二帝的"靖康耻,犹未雪",北宋王朝由盛而亡,只经历了短短100年时间.而这份亡国的罪状书,很久以来,都由王安石一个人背负着.
曾巩,被掩盖的能臣
作者:晏建怀  来源:时代发现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才能  中国  历史 
描述:1057年,39岁的曾巩考上进士。在这之后,除了在京城当过几年集贤校理、实录院检讨官外,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浙江、山东、江西、福建等地的基层任职,前后长达10余年,所到之处,打击豪强、抵制兼并、兴修水利、减赋救灾,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实事好事,成效卓著,颇有政声,是那个时代少有的能臣干吏。
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学苑教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历史  中国  北宋 
描述: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治理犯罪必先于教化:北宋思想家李觏教育思想管窥
作者:李宝柱  来源:长安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北宋  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  历史  历史  中国  中国 
描述:治理犯罪必先于教化:北宋思想家李觏教育思想管窥
毁誉从来不可听 是非终究自分明:论《警世通言》中的王安石
作者:栗文杰  来源:科教文汇·上旬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  王安石  王安石  文学  文学  历史  历史 
描述:在《警世通言》中有两篇描写王安石的文章,一篇是《拗相公饮恨半山堂》,另一篇是《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这两篇文章对同一主人公王安石一贬一褒。本文通过对《警世通言》编纂目的及这两篇文章创作背景的分析,论述宋朝、明朝对王安石这一形象的认识转变过程及其原因。
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究自分明:论《警世通言》中的王安石形象
作者:栗文杰  来源:科教文汇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  王安石  王安石  文学  文学  历史  历史 
描述:在<警世通学>中有两篇描写王安石的文章,一篇是<拗相公饮恨半山堂>,另一篇是<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这两篇文章对同一主人公王安石一贬一褒.本文通过对<警世通言>编纂目的及这两篇文章创作背景的分析,论述宋朝、明朝对王安石这一形象的认识转变过程及其原因.
蒙元之贰臣,朱明之废宦,易代之文人:论元明之际作家危素
作者:张文澍  来源: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明易代  元明易代  危素  危素  诗文  诗文  历史  历史 
描述:致在易代关头转事明朝,为新主所鄙视,成为废臣,最终凄凉地死去。但是,他保存前朝史料,"亡国而存史",尚有值得鉴谅之处。
《周代史官文化》读后琐记
作者:赵锡元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代史官文化》  历史  《周礼》  许兆昌  中国 
描述:可数的经学家、史学家 ,在其一生长达 70多年的研究、著述与执教过程中独树一帜 ,受业弟子满天下 ,因而形成一个强大的学术集体 ,在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 ,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以前撰写博士论文时 ,本文作者只是从史官制度角度考虑问题 ,涉及范围不广 ,这次出书 ,作了较大改动、扩充 ,从文化视野观察问题 ,增加了《学术篇》等专章。此书博采诸家之长 ,集资料内容之多 ,范围之广 ,可以说把从前研究者所论及的方方面面 ,都包容在内。作者思想灵活 ,判断准确 ,读书得间 ,能独抒己见 ,发前人之所未发。《周代史官文化》全书共五章 ,除第一章《源流篇》 ,从文字学角度推论“史”字构形与史官的起源 ,和第五章《余论》所占篇幅很小。其余二、三、四等章 ,着重探讨了周代史官的群体 ,职名职事 ,史官职责 ,史官设置系统 ,职能结...
驳陈景元的秦俑新说
作者:陈霞 赵鉴  来源:知识就是力量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秦俑  建筑专家  陈景元  历史  文物 
描述:近日,看到2008年1期的《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中的《秦俑之争更上一层楼》一文,文中建筑专家陈景元先生提出秦俑实际上是秦宣太后的陪葬坑。经过仔细阅读,发现其中破绽甚多,下面依据考古的成果和史实说明一下我们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