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佛教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
-
作者:李丽华 吴宝忠 来源:五台山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歌 李清照 佛教的影响 佛教思想 谈佛 王安石 艺术风格 辛夷花 《辋川集》 文学创作
-
描述:谈佛教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李丽华吴宝忠自东汉初年,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以来,已经历了两千年的岁月。佛教哲学蕴藏着极其深刻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都有深刻独特的见解
-
试论李觏佛教观的双重性
-
作者:李承贵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佛教观 佛教观 双重性 双重性
-
描述:李觏佛教观具有双重性,既有排佛的一面,也有容佛的一面。李觏排佛主要表现在两个领域:一是以经济建设、财富积累和社会秩序为内容的物质领域,一是儒家礼治伦理领域。而容佛主要表现在对佛教某些教义、佛教教化
-
佛教名山曹山寺与本寂禅师
-
作者:黄彬生 来源:抚州地方史志通讯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佛教名山曹山寺与本寂禅师
-
艾南英研究
-
作者:陈玮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艾南英 八股文 出版史 豫章社 明代
-
描述:活动的中心,本文从艾南英的八股文出版活动的考察来研究他的思想、实践以及成就,全面、系统地梳理和了解艾南英的文学理论,并且阐述了出版活动对于艾南英的意义。论文对艾南英的著述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考证
-
吕南公研究
-
作者:于飞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吕南公 年谱 生平 思想 文学作品
-
描述:石、曾巩、李觏等对于吕南公性格塑造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吕南公在文学理论上有精辟的见解和造诣,提出“言以道为主,而文以言为主”的“文道”观,强调“文不可以不工”,虽然是以儒家的思想伦理为基础,但对于道持
-
刘绍南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武装暴动 共产党员 中华大学 大革命失败后 县委书记 中国工农红军 农会组织 革命运动 湘鄂西 中国共产党
-
描述:刘绍南,别名刘自棠,1903年出生于湖北省沔阳县戴家场土地沟(现属洪湖县)一个封建地主家庭。1924年考入武汉中华大学,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春受党组织派遣,刘绍南回家乡发动和领导工农
-
评艾南英
-
作者:于少海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艾南英 宦官专权 科举制度 学风 抗清斗争
-
描述:艾南英是江西临川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他对明末的宦官专权、取士制度进行了揭露、批判。他活跃于文坛,创一时之风气。晚年积极参加抗清斗争.
-
刘绍南
-
作者:暂无 来源: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民党 烈士纪念碑 大革命失败后 鄂中地区 农民运动 秋收暴动 农会组织 革命道路 组织指挥 武装革命
-
描述:刘绍南
-
关于宣南诗社
-
作者:王俊义 来源:文物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宣南诗社 林则徐 龚自珍 黄爵滋 中国近代史 鸦片战争 道光 肯定说 魏源 嘉庆
-
描述:《文物》1979年第2期所载的《读林则徐手迹》一文,为研究鸦片战争和编写林则徐传记提供了新的史料,甚为有益。但该文肯定说:"戴絅孙曾加入宣南诗社",并以他"同黄爵滋、龚自珍均有交谊"为佐证
-
不可割断的南宋史
-
作者:朱瑞熙 来源:杭州通讯(生活品质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宋初期 王安石 活字印刷术 清明上河图 文天祥 科学技术 民族英雄 北宋 中国古代 宋史
-
描述:科学技术,都较北宋有所发展。文学艺术领域也涌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和作品,如辛弃疾、陆游、李清照、文天祥等人的诗词名篇脍炙人口,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毫不夸大地说,南宋的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思想,甚至各项制度,都处于当时世界领先的地位。多年来,或许由于南宋的皇帝几乎都是强敌面前的主和派(仅宋孝宗和宁宗初期曾经积极主张北伐),对北方的金朝和蒙古(元)长期屈辱求和,因此造成一种错觉,以为南宋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停滞、统治阶级极其腐朽的黑暗时代。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不符合历史事实。以下我们从四个方面,即南宋更加丰富多采的社会生活、活字印刷术的重要实践、王安石新法的最好检验、培养民族英雄的沃土等,来论证南宋时期在中国历史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