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苏轼的一次失误
作者:暂无 来源:获奖作文选萃.小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咏菊》  王安石   
描述:王安石曾写过一首题为《咏菊》的,前两句是这样的:“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意思是昨夜的风吹落了菊花,好像满地是金子似的。
你的锋芒刺伤的是自己
作者:侯爱兵  来源:演讲与口才(学生读本)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咏菊》  王安石   
描述:苏东坡年轻的时候,仗着自己天资聪明,便恃才傲物、锋芒凌人。一天,苏东坡去拜访王安石,正在睡觉的王安石还没醒,守门官便让他在门房里稍稍等一会儿。苏东坡看到砚下有一沓整整齐齐的素笺,上面写着两句没有完成的诗稿,题着《咏菊》.
“歌尽桃花扇底风”新释
作者:许兴宝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扇歌 
描述:征.
谈杜甫的《洗兵马》
作者:詹鍈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洗兵马》  杜甫  王安石   
描述:《洗兵马》一,王安石评为杜甫的“压卷之作”。可是关于这首的本事,
释“无梦到徽州”
作者:袁啸波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徽州  汤显祖  戏曲家   
描述:“无梦到徽州”常常被今人引来赞美徽州。此语出自明代戏曲家汤显祖《吴序怜予乏绝,劝为黄山、白岳之游,不果》,全如下: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与艺术
作者:劳里  来源:佛教文化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文字  语言障  王安石  不立文字  障碍  文学语言  音乐语言  文野之分  正确认识  诗人本身 
描述:二、语言、文字、技法 与艺术都需要真切的体验证悟,这种悟可以是长期修养的渐悟,也可以是通过一个似乎不相关的现象,偶然得之的顿悟。 绝不否定语言文字。所说的,“不立文字,不可言传,开口便错
图文:园陨落启明星白云黄鹤千古伤
作者:暂无 来源:楚天都市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楚天都市报讯 本报记者陈博雷 徐啸寒 大学生记者蒲志谦 采访总是中断。张建华的手机从昨天下午起就没停歇过,以至于手机几乎被打爆,不得不插上充电器,边充边接电话。 电话都是因为张培刚去世而来——有的是师兄弟确认信息,有的是商量追悼会安排、灵堂布置。 张建华是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2005-11-21] 引王安石詩 中美關係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溫家寶會見布什時引用的詩句,來自北宋詩人王安石的《登飛來峰》七言絕句,全詩為「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意指作者登塔遠望,意識到只要站得高,看得遠,任何艱難困苦也不能阻擋前進的步伐。
闪耀着哲理光辉的论说文——谈苏轼的《日
作者:徐中玉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文化  经术  苏轼作品  劳动人民  论说文  文人学士  具体分析  文化背景  王安石变法  现实环境 
描述:驳倒对方,这是时势使然,反映了时代的特点。正确中肯的议论为什么要反对?“以议论为”也应具体分析。苏轼就有这样两首名诗:
意境开拓 讽古今——赏析王安石《桂枝香》
作者:游红梅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桂枝香》  王安石  意境  赏析  金陵怀古  画图 
描述:意境开拓 讽古今——赏析王安石《桂枝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