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东模式”初探
-
作者:喻建设 来源:政策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村级经济发展 长江 武汉市 主要内容 黄鹤 村委会 房地产 经济实力 经济迅速发展 武汉长江二桥
-
描述:近几年来,在长江之畔,白云黄鹤的故乡,出现了一个以村企分开为主要内容的村级经济发展模式——“徐东模式”,其名声不小。最近,我们走访了徐东村。 “徐东模式”产生的过程及其内涵 “徐东模式”的发源地徐东
-
走出经学模式
-
作者:李申 来源:人民论坛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 汉代经学 《周易》 西学中 王安石 经学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 《春秋》 《盛世危言》
-
描述:世纪之交的今天,怀旧与求新是处于这一时代的人们无法摆脱的情结。正如走出经学模式是创造中华新文化的前提一样,这个时代的真正精神应是创新。
-
3G也应是运营模式
-
作者:项立刚 来源:通信世界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运营模式
-
描述:3G也应是运营模式
-
中国传统史学的批评模式
-
作者:陈剩勇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传统史学 历史家 司马光 学术性 伦理性 衡评 《通鉴》 王安石 现实政治 历史现象
-
描述:不是从社会的发展、运行和演化中进行历史主义的考察,而是满足于对历史事件、人物的伦理价值判断,满足于对历史现象的褒贬惩劝,这类衡评应归入伦理道德的价值体系中,因为在中国传统社会,这一衡评模式体现了儒教
-
陆九渊独立型人格思想的现代价值
-
作者:章国平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人格思想 现代价值
-
描述:具有主体意识仍然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
王安石的人格精神及其对散文创作的影响
-
作者:张三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人格精神 人格精神 散文 散文
-
描述:服其精妙。”(《宋史·王安石传》)宋人魏了翁道:“以元祐诸贤,号与公异论者,至其为文则未尝不推许之。”(《笺注王荆公诗》)可见即便是个人政治立场互异,其崇高的人格品行和文学方面的造诣仍为时人及后人
-
眼空千里独立一时:徐渭人格论
-
作者:刘彦君 来源:戏剧杂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四声猿》 《徐文长传》 袁宏道 《歌代啸》 《万历野获编》 《雌木兰》 墓志铭 《女状元》 人格理想
-
描述:眼空千里独立一时──徐渭人格论刘彦君戏剧在明代的历程步履唯艰。此时的剧坛,日后无比璀璨的文人创作园地还象浓雾晨星一样寥落。一位戏剧家登临家乡的会稽山顶,面对气色远古,混沌未分的苍茫山峦,慨然仰叹,引
-
狂斐之章--汤显祖的人格精神和理想
-
作者:邹元江 来源:东方文化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家 生平事迹 中国
-
描述:狂斐之章--汤显祖的人格精神和理想
-
作家应是怎样的人?——作家人格漫议
-
作者:王光东 来源:山东文学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家人格 戴维·洛奇 文学创作 当代文学 文学思潮 艺术手法 人格建设 文学史 艺术作品 技术层面
-
描述:的人格素质问题,因为最终艺术作品的质量和境界取决于作家的人格精神的气度与境界的高下。这是一个看似浅显、实际上却是根本性的问题。本期王光东和谭好哲两位理论家的文章,分別从作家人格建设的期待与方向,以及当下
-
陆九渊独立型人格思想的现代价值
-
作者:章国平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人格思想 现代价值
-
描述:育国民人格具有主体意识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