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欧阳修的晚年思想和《秋声赋》的主旨
-
作者:郑力戎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秋声赋》 晚年思想 王安石变法 青苗法 《离骚》 育苗法 《九辩》 《新五代史》 忧患意识
-
描述:论欧阳修的晚年思想和《秋声赋》的主旨郑力戎欧阳修的《秋声赋》是宋代文赋的代表作,对于这篇赋作的艺术造诣及其在赋史上的开拓性的重要地位,古往今来,几乎是众口一词地给以肯定和赞扬。而对它的思想内容
-
略论赋、比、兴观念的演进和发展
-
作者:谌兆麟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诗序 六义 观念 艺术方法 实际过程 六诗 发展 形象思维 周礼 特殊规律
-
描述:能够进一步深入。为此,本文拟就赋、比、兴观念的演进和发展发表一点粗浅的看法,以就正于专家学者。赋、比、兴之说始见于《周礼·春官》:“大师掌……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
-
王安石不加赋而上用足之说试析
-
作者:王瑞明 来源:井冈山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变法 不加赋 富国强兵
-
描述:不加赋而上用足是中国古代传统的理财良法,王安石变法以之为理财的指导思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所损益,使之切合时代需要,得以实现其富国强兵的目的.
-
古代都邑赋的城市文化观念
-
作者:涂敏华 来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都邑赋 城市文化 天人合一 周礼 周易
-
描述:“大壮”之美的思想。
-
王安石“不加赋而上用足”之说试析
-
作者:王瑞明 来源:井冈山学院学报:综合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变法 不加赋 富国强兵
-
描述:“不加赋而上用足”是中国古代传统的理财良法,王安石变法以之为理财的指导思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所损益,使之切合时代需要,得以实现其“富国强兵”的目的。[著者文摘]
-
汉赋源于《周礼》“六诗”之赋考
-
作者:鲁洪生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汉赋源于《周礼》“六诗”之赋考
-
王安石与范仲淹有关的三启一赋编年考
-
作者:寿涌 来源:开封大学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书启 范仲淹 皇祐二年秋
-
描述:杭州范资政启》、《谢范资政启》三文。
-
杀人潜逃14年重婚生子落网后悔恨不已吴宏:我亲手毁了3个家庭
-
作者:暂无 来源:生活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犯罪嫌疑人吴宏被押解回哈
本报讯 (周刚 记者黄迎峰文/摄) 9月26日,杀人潜逃14年的犯罪嫌疑人吴宏被押解回哈尔滨。而吴宏杀人的原因,竟是因为一个气球。
1997年6月9日6时许,吴宏的妻子领着孩子在南岗区大成街早市买了一个气球,刚离开不久又回到摊床前,说气球质量不好,回到家
-
诉衷情于相逢之时,寄别恨于欣喜之间:也谈晏几道的《鹧鸪天》
-
作者:王晓瑜 来源: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抒情主人公 意中人 歌女 心上人 司空曙 女主人公 扇底风 《姜斋诗话》 《报任安书》
-
描述:诉衷情于相逢之时,寄别恨于欣喜之间:也谈晏几道的《鹧鸪天》
-
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恨——析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
作者:席倬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思妇 山长 明月 西风 南唐词 冯延巳 深秋季节 北宋 离情别绪
-
描述:晏殊是北宋倚声家初祖,开北宋一代风气。五代南唐词人冯延巳对他的影响极深。他的词是五代词的继承和发展。从他所作的《珠玉词》中,我们可以看到,晏殊善于写即景抒情的小词,善于用清丽而不浓艳的词语构成情景交融的画面,委婉而含蓄地表达深邃旷达的思想感情。他的词写得十分精巧而有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