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描绘出不同景色的《古代诗歌五首》
作者:余丹斐  来源:文教资料(初中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诗歌  白居易  王安石  辛弃疾  景色  描写  孟浩然  马致远  解释  钱塘 
描述:~~
“元日”到底该作何解
作者:冯弟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元旦  人教版  教学用书  初一  解释  农历  回顾  宋朝  编辑 
描述:问:人教版六下《回顾·拓展二》中的"日积月累",录载了宋朝王安石的《元日》。其中,《教师教学用书》上把"元日"定格为"元旦"。请问编辑老师,"元日"是否能解释为"元旦"?
“明月”“别枝”新解
作者:赖子绣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树枝  新解  解释  对仗  对偶  明亮  辛弃疾词  王安石  中学语文  九年义务教育 
描述:,也叫边枝”。姑且不论“明亮的月光”与后文“两三点雨山前”是否矛盾,依此解释全词也不符合客观规律。明亮的月光是不会“使鸟鹊都惊飞起来”的,因为月光不如手电光那么突然强烈,半夜里的鸟鹊早已习惯了月光
众说纷纭释“爬灰”
作者:杨华当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王安石  宁国府  私通  解释  同音  通奸  隐语  手指  清人 
描述:《红楼梦》第七回,焦大喝醉了酒在宁国府前大骂:"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其中"爬灰"一词,《红楼梦》各注本都解释道:公公与儿媳妇通奸。此处"爬灰的","红学"研究者一般认为指的是宁国府的贾珍,他与儿媳秦可
“间”字怎么读
作者:嵇春明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第四声  王安石  解释  三仄调  七言绝句  第一声  空间范围  间隔  格律诗  仄声 
描述:问:王安石的名诗《泊船瓜洲》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中的"间"字究竟怎么读,一直存在着分歧。一种观点是把"间"读第四声,解释为"间隔、隔开"。另一种观点是把"间"读第一声,解释为"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故乡明月朗
作者:赵宽宏  来源:中国农资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故乡  中秋节  唐代诗人  疑问  解释  平时  中秋月  月亮  自然  王安石 
描述:又是中秋,脑中忽然冒出一句:故乡明月朗。再想想,不觉地产生了两个疑问:这中秋的月怎就会比平时的亮?这故乡的月怎就会比他乡的明?对于第一个疑问,唐代诗人潘纬在诗中作了很好的解释:"古今逢此夜,共冀泬漻
“见背”另释
作者:汤仕普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双音词  汉语大词典  第一人称代词  被动句  第三人称代词  省略  王安石  语境  解释  古代汉语 
描述:’、‘见爱’等"。许嘉璐先生在其《古代汉语》中提到"其中的‘见’似乎起指代行为受事者的作用,往往表示第一人称代词作宾语的省略。有时,也可以表示第二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的省略。"其中
必修2第三单元
作者:刘艳荣  来源:高中生学习(高三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词语  辛弃疾  石钟山  阅读  文体  赤壁  写作  解释 
描述:必修2第三单元
释《游褒禅山记》中的庐冢
作者:冯仲英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王安石  教材  中学语文课  注解  普通版  坟墓  兼美  王力  解释 
描述:《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的散文名篇,以其文质兼美的特点备受后世推崇,也是中学语文课本的传统保留篇目,但是现行的人教普通版教材的
王安石的禅与钟山
作者:陈磊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钟山  晚年  佛理  主导地位  叶梦得  诗歌风格  诗话  创作 
描述:熙宁九年(1076)七月,王安石罢相以后知江宁府,后寓居金陵钟山,度过了他一生中的最后岁月。他的政治生涯似乎是以新法推行的失败而告终了,然而就其思想和创作而言,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蜕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