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影坛见闻录-著名导演谢飞答本报记者徐春发问
-
作者:暂无 来源:文汇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西方影坛见闻录-著名导演谢飞答本报记者徐春发问
-
武汉平安城市专题:黄鹤已去 安防待飞——武汉平安城市建设着
-
作者:吴勇华 来源:A&S(安防工程商)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武汉市 城市建设 平安 专题 社区 安防 经济地理 生产总值
-
描述: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位于中国经济地理中心,长江和汉水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汉口、汉阳、武昌三地,俗称“武汉三镇”。武汉市现辖13个城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2006年实现生产总值2590亿元,同比增长14.8%,实现财政收入502亿元,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各大城市前列。[第一段]
-
情系白云黄鹤间——记港商陈飞先生和他的企业
-
作者:舒怀 来源:世纪行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先生 外资企业 寻求发展 集团 东西湖区 祖国大陆 基本国策 黄鹤 中国改革开放 武汉市民
-
描述:老板是一些患"短视症"的人,他们迟早都会后悔的。只要大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变,神州大地就商机无限。事实证明,陈飞的抉择是对的。经过12个春秋的努力,陈飞先生的工厂先后建立在海南、深圳、武汉
-
汤显祖与唐代文学
-
作者:赵山林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唐代文学 唐代文学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唐七言律绝重视语言的工致婉丽。汤显祖对唐代文学极为熟悉和喜爱,他写作《牡丹亭》时有意在以上四个方面继承借鉴唐代文学,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
解读汤显祖的“至情观”
-
作者:易新香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至情观 至情观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情"是汤显祖文学思想的核心,而"至情"是其追求的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贯穿于汤显祖整个艺术世界的灵魂。《牡丹亭》是汤显祖"至情观"的最好演绎,其贯通于生死虚实之间的"至情"呼唤着精神的自由和个性
-
《大学语文·惊梦》注商四则
-
作者:吴琼 来源:学语文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语文 牡丹亭 汤显祖
-
描述:外研社《新编大学语文》教材所选汤显祖《牡丹亭·惊梦》一出,有几则注释值得商榷。一、沉烟课文选自徐朔方、杨笑梅校注的《牡丹亭》﹙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教材对沉烟的注释就沿用了该书,释为:沉香
-
理无情有说汤翁
-
作者:叶长海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情与理
-
描述:时表示了戏曲创作超越时空的巨大力量与极大自由。
-
“玉茗堂四梦”各剧题词的写作时间考
-
作者:黄仕忠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唐振吾 臧晋叔
-
描述:贬官广东时的所见所闻,断不可能成于万历戊子,故应以署作万历戊戌即万历二十六年(1598)者为是。因知臧本所署,出自臧氏个人推断;汤氏各剧的完成时间,需要重新考虑。
-
文学遗产第102期
-
作者:温凌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5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遗产 戏曲作家 牡丹亭 汤显祖
-
描述:谈“牡丹亭” "牡丹亭"是明代杰出戏曲作家汤显祖
-
王安石与宋神宗暨王安石暮年境遇与心态
-
作者:吴智勇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宋神宗 宋神宗 熙宁新政 熙宁新政 异论相搅 异论相搅 交游 交游 文人心态 文人心态
-
描述:安石在政治上难有作为。个性刚硬,“出处以道”的王安石在熙宁九年彻底离开政坛,开始了长达十年的退隐钟山的生活。退居钟山以后,与神宗既近又远的关系,使王安石对新政前途怀有隐忧,但他无心也无力返回朝政。这是影响王安石晚年心境的一个重要因素。 王安石长子王雾才华横溢,在学术和政治上是王安石的得力助手;他的英年早逝,给王安石以沉重打击。次子王旁在政治与学术上均无建树,又罹忠心疾,致使幼子夭折,家庭破碎。两个儿子都没有留下子嗣。王安石的两个女儿都有文采,她们远嫁他乡,在王安石退居钟山的十年中,未能侍奉左右。膝下寂寞的王安石备感晚景凄凉。这是影响他晚年心境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退居金陵以后,王安石抛开政治成见,结交各色文人,抛开文学成见,用曾经不屑一顾的文学形式——词,来抒写曾经不屑一顾的文学内容——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