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青苗法”看熙宁变法的不现实性
-
作者:王祥春 来源: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青苗法 社会症结 流通领域 财产分配
-
描述:纷争及用人不当导致了失败。但笔者认为王安石变法没有针对社会症结去解决基本矛盾,而是在流通领域和财产分配上动脑筋,打乱了社会的经济秩序,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
从“密州诗”看苏轼的儒家思想
-
作者:孙兰廷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思想 王安石变法 吕惠卿 熙宁 苏轼 密州 宋神宗 盗贼 孔子 知州
-
描述:熙宁七年(1074)十一月初三,苏轼抵密州(今山东诸城)任,至熙宁九年(1076)十二月离任,其间共两年。这两年写的诗近一百首,我们姑且称之为“密州诗”。本文试就“密州诗”,探讨苏轼的儒家思想。
-
从《周礼》看我国先秦时期的兽医发展
-
作者:牛家藩 来源:中国农史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医学 先秦时期 医事 周礼 发展概况 兽医临床 科学知识 我国古代 社会经济 兽医学科
-
描述:医学也是如此。本文仅以《周礼》记载的有关兽医知识为主,辅以同时代的史籍记载,浅晰我国先秦时期传统兽医学科的发展概况,以利于我国兽医史的研究。鉴于本人水平有限,文中错误难免,不当处尚望行家们赐教。
-
从“陆九渊语录”看《汉语大词典》的若干疏失
-
作者:曾昭聪 来源: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语录 词语 汉语大词典
-
描述:本文以“陆九渊语录” 为例,从四个方面谈到了《汉语大词典》的疏失。
-
从王安石《元曰》诗看“年”的民俗文化
-
作者:陶恒 来源: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元曰 民俗文化
-
描述:通过分析王安石《元曰》诗的内涵,引发出对中国不同地域中“年”的民俗文化,为研究中国民间文化提供理论依据。
-
从明清碑文看戏剧家汤显祖的教育观
-
作者:徐雪凡 来源:古今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碑文 教育观 戏剧家 明清 现实性 博学 失意
-
描述:汤显祖博学高才,因官场失意,乃著文以抒怀明志。其著作不仅极为丰富,诗文并茂,且博大精深,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与针对性。我最喜欢读他的碑文,古人云:“树碑立传,刻石流芳”,碑文借勒石以传世,故撰写者需特别认真,不仅内容务求真实,且力求文采灿然,读之令人久久难忘。[第一段]
-
从“临川四梦”看汤显祖的社会理想
-
作者:朱蓓蕾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汤显祖 社会理想 社会学 才情
-
描述:道哉!明确提出有情之天下与有
-
从曲律角度看戏曲之本色语
-
作者:许莉莉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色 曲律 语言风格 戏曲 合律 曲词 音律 辞采 汤显祖 作品
-
描述:每当言及戏曲的“本色语”,人们总是将它与语言风格联系在一起,甚至看成纯粹的语言风格问题。然而本人认为,它并非单纯的语言风格问题,它与曲律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古代曲论家提倡制曲使用“本色语”,不少人是出于曲律方面的考虑。
-
从周礼与基督教看中国与西欧历史的走向
-
作者:杨正香 来源: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基督教 西欧
-
描述:家的形成
-
从《论语》看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再探
-
作者:闫春新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管仲 道义 功利 《鲁论》 《齐论》
-
描述:《论语》中孔子关于管仲的评价或褒或贬,褒贬抵捂,令人费解。本文认为,孔子守道达变,他实际上是从道义和功利两个角度分别对管仲予以评价:一为以价值判断;一为用事实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