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人咏山诗的哲理性思考
-
作者:黎烈南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理性 宋人 欧阳修 唐人 观察思考 王安石 柳宗元 庐山 宋诗 唐诗
-
描述:行,动人心弦。当然,唐人非
-
秀出东南麻姑山
-
作者:邹自振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景观 江西省 东南 神话传说 道教 刘禹锡 汤显祖 声名 游览 环流
-
描述:不小。麻姑
-
《游褒禅山记》的构思艺术
-
作者:朱开发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成功原因 核心环节 游览 构思艺术 作者 游记 褒禅山 有机整体 主旨
-
描述:一次不得极游之乐的游览,虽然也看到一些奇景,但末看到那更为“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谁不后悔、遗憾,甚至埋怨、责难。而王安石就没有停留在“不得”之悔上,更没有去“咎其欲出者”,而是存疑于心,感叹古人“往往有得”之真谛,反思自
-
本寂与曹洞宗及曹山寺
-
作者:李明康 来源:广东佛教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洞宗 洞山
-
描述:本寂(840—901),俗姓黄,名元证,福建莆田人氏,少习儒,19岁往福州灵石云名山出家,25岁受具足戒,寻师江西宜丰洞山,唐成通初(860),谒洞山良价,良价问:“闭黎名什么?”答曰:“不名本寂
-
关于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
-
作者:吴汝煜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舒州 游记 “志” 治学精神 文势 北宋王朝 王令 志节
-
描述:讲论学问。他的朋友王令在《因忆灊楼读书之乐呈介甫》一诗中说:“忆昨灊楼幸久留,乾坤谈罢论睢鸠”(自注:“时讲《诗》《易》”),就是一证。《游褒禅山记》虽然是用游记的形式写的,但却反映了王安石的思想
-
贵溪象山原名禅师山辨
-
作者:朱永龄 来源: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中国哲学史 象山先生 天山 贵溪 原名 禅师 任继愈 云台山 范寿康
-
描述:讲学。淳熙十五年戊申,先生五十岁,在山间精舍。易应天山名为象山,学徒结庐。 (《象山先生全集》卷三十六《年谱》)笔者认为,《年谱》系陆九渊之后人、门生所编,是他们的语言;《年谱》谓象山原名“应天山”,似有误矣。
-
象山不与众山同——陆九渊与象山书院
-
作者:雪松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象山书院
-
描述:象山不与众山同——陆九渊与象山书院
-
罗汝芳授业从姑山
-
作者:罗伽禄 来源:寻根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 南城县 泰州学派 罗汝芳 从姑山
-
描述:罗汝芳授业从姑山
-
一鸟不鸣山更幽?
-
作者:小撰一 来源:作文教学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钟山即事》 艺术效果 中国 古诗 古代文学研究
-
描述: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诗中有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写“幽”为人称颂。王安石《钟山即事》则写“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忽略了鸟鸣反衬“万籁俱寂”的艺术效果。——小撰一稿
-
《游褒禅山记》的多元处理
-
作者:饶海花 来源:语文天地·高中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个性风格 课程目标 王安石 明理 老师 教学 学生
-
描述:《游褒禅山记》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学子的经典篇章,王安石以如椽大笔。先叙后议.缘事明理,给人以很深的教益。作为传统篇目。不同的教者已经有过众多富有特色与成效的处理方法。如何在确保完成“课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