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鉴》及其在历史编纂学上的地位
-
作者:房鑫亮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祖禹 历史编纂学 编年体 司马光 史书体裁 新变化 纪传体 评论文 史实 王安石变法
-
描述:。范祖禹以编年、史评二体著《唐鉴》,别开生面。宋人认为,提供致治之道,编年体优于纪传。因其详于一国的治乱。但这是通过史实诤谏,难以痛快淋漓。《唐鉴》则以大量评论继于史实之后,具有随时议事的优点,弥
-
明代史学家饶秉鉴行迹
-
作者:姚澄清 张天岳 来源:江西历史文物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史学 行迹 广昌县 书院 成化 碑刻 榜眼 石窟 太守 贡茶
-
描述:田园生活的情趣。
-
《宋文鉴》的编刻与时政
-
作者:王学泰 来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士大夫 吕祖谦 党人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新党 新旧党争 道学家 密切相关 刊刻
-
描述:《宋文鉴》是南宋孝宗赵昚降旨编辑的一部文学总集,但自编迄就受到一些朝臣的批评、攻击,乃至使其不能刊刻。孝宗不得已下旨修订,终未能出版,结果民间抢先刊刻,这
-
周亮工的鉴藏之路
-
作者:郭弈 来源:当代艺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典范。那天我也就是随便和老友争论一下,谁是南京最好的画家,结果我说了半天怎么也说不服这个老家伙,一气之下回家写了篇文章,写了八个人的名字,列为金陵八家。结果被大家广为认可,其实我自己也知道我在南京当官,这些文化圈里的人多少都是要给我面子的。在明末清初那个混乱的年代,文人是最弱势的,清人都觉得他们麻烦,总是要闹事的样子。所以,他们其实从心里都希望找个靠山。找清人肯定会被别人的吐沫淹死,所以像我这样好人缘的汉人官员,还是经历了两朝的汉人官员成了他们最好的庇护,因为我们同命相怜,我同情他们,也理解他们。金陵八家和我的亲近也和这个不无关系。在那个年代,能做画坛幕后推手的人不但要有钱,还要有权,当然更要有才情。而我算是综合体。再回头说说我的年代。我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年(1612年)的南京。
-
鲜为人知的鉴藏大家柯九思
-
作者:吕友者 来源:东方收藏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柯九思 奎章阁 收藏 柯氏 藏品 元代 玉山雅集 江南地区 鉴赏能力 虞集
-
描述:品,宫廷书画异常充足。再经过数代帝王的扩充,到元后期的文宗天历、宁宗至顺年间,内府藏品可说是元一代最盛。文宗图帖睦尔为元代最重视文艺的统治者之一,史载他能亲自动手
-
玉函山房辑佚事 周礼郑大夫解诂
-
作者:郑兴撰 来源:楚南书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玉函山房辑佚事 周礼郑大夫解诂
-
函海 八十二 周礼摘箋 仪礼古今考
-
作者:暂无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函海 八十二 周礼摘箋 仪礼古今考
-
答刘衡台张相臣函
-
作者:古农 来源:佛学半月刊 年份:193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答刘衡台张相臣函
-
中国汇改核心应是改变机制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中国汇改核心应是改变机制
-
搁置汇改争端 应是明智选择
-
作者:暂无 来源:江苏经济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搁置汇改争端 应是明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