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463)
报纸(522)
图书(169)
学位论文(135)
会议论文(7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710)
地方文献 (501)
宗教集要 (42)
地方风物 (42)
非遗保护 (26)
才乡教育 (20)
红色文化 (18)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3(206)
2011(307)
2010(269)
2007(218)
1997(87)
1991(70)
1990(62)
1988(52)
1985(57)
1959(6)
按来源分组
其它(294)
农业考古(14)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5)
新美术(4)
装饰(3)
语言研究集刊(2)
物理(2)
三月三.故事王中王(1)
青春期健康(1)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
从王安石变法儒法论战的演变   ——读《王荆公年谱略》
作者:罗思鼎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从王安石变法儒法论战的演变 ——读《王荆公年谱略》 罗思鼎 王安石是北宋时代一位比较进步的地主阶级政治家。长期以来,他一直是自命孔门正统的道学家们的眼中钉。资产阶级阴谋家林彪所奉为至宝
从王安石变法儒法论战的演变 ——读《王荆公年谱略》
作者:罗思鼎  来源:新体育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从王安石变法儒法论战的演变 ——读《王荆公年谱略》
从王安石变法儒法论战的演变——读《王荆公年谱略》
作者:罗思鼎  来源:红旗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从王安石变法儒法论战的演变——读《王荆公年谱略》
“门逆旅”新探
作者:臧知非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假门逆旅  监门  商鞅变法  周礼  《睡虎地秦墓竹简》  战国时代  云梦秦简  《商君书》  《日书》  “假” 
描述:“门逆旅”新探臧知非云梦秦简所《魏户律》和《魏奔命律》是魏安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52年)颁布的对“(假)门逆旅、赘后父”的惩罚性规定。其文分别云:告相邦:民或弃邑居(野),入人孤寡,徼人
先秦什伍乡里制度试探
作者:臧知非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乡里制度  周礼  春秋时代  宗族  地方行政  《左传》  包山楚简  基层政权  血缘关系  战国时代 
描述:先秦什伍乡里制度试探臧知非苏州大学历史系什伍乡里制度,是我国古代国家的基层政权组织,渊源于西周,产生于春秋,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系统研究其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有助于认识春秋战国时代社会结构变动
“相地而衰征”新探──兼谈春秋战国田税的征收方式
作者:臧知非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地而衰征  春秋战国  《田法》  田税  授田制  春秋时代  战国时代  提封田  周礼  银雀山汉墓竹简 
描述:“相地而衰征”新探──兼谈春秋战国田税的征收方式臧知非苏州大学历史系“相地而衰征”,是管件相齐时社会改革的重要内容,揭开了我国田税制度的历史新篇章,影响深远,历来为治史者所重视。但是,其具体内容如何?究竟如何“衰征”?因史文不明,迄今不甚了了,古今注...
書無逸“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解
作者:于省吾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5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王  劳动  早期  古文字  典籍  引伸义  战国时代  王应麟  安人  逸失 
描述:。說文和广雅释詁并訓逸为失,逸失疊韵,訓为暇逸者系引伸义。失字后世孳乳为佚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武术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使用方法  长三角  战国时代  伤口愈合  周礼  古典小说    兵器  青铜  改良型 
描述:矛是在一根竹制或木制长柄的前端,安有一个很尖且两面带刃的枪尖的兵器。矛的使用方法大多是用双手握柄,以直刺(戮)为主的单一使用方法。 图1的矛,出自战国时代。矛尖部分,长约37厘米,用青铜制成,呈长三
荷花风韵 古人咏四大名花欣赏之三
作者:赵庆培  来源:大自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荷花  莲花  欣赏  浪漫主义诗人  荷叶  盛唐诗人  周敦颐  君子  战国时代  王安石 
描述: 荷花也叫藕花,在诗歌里又称芙蓉,更通行的称呼则是莲花。早在战国时代,屈原就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的诗句,设想用荷花荷叶装饰自己的仪表;盛唐诗人李白,高唱“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幻想
毒素变成良药
作者:范良智  来源:湖南农业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毒素  战国时代  周礼  癞蛤蟆  攻毒  中医  蜈蚣  治病 
描述:中医有“以毒攻毒”之说,于是五毒——蛇、蝎、蜈蚣、壁虎、蟾蜍(癞蛤蟆)均可入药治病。早在距今2400余年的战国时代,有部叫《周礼》的书,就有“凡疗疡以五毒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