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闺塾》说开去
-
作者:洪浩平 来源: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闺塾》 《牡丹亭》 高中语文第四册 自读课文 古代戏剧 戏曲作家 汤显祖 人教版
-
描述:在牡丹。"
-
唐涤生执着的艺术追求
-
作者:潘邦榛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追求 粤剧 创作实践 古典戏曲 香港 六个方面 电影改编 牡丹亭 红梅 汤显祖
-
描述:在粤剧行内外,无人不听过唐涤生这个名字。他是杰出的粤剧编剧家、罕见的奇才;他籍贯珠海唐家湾而在香港成名,又蜚声中外。他才情横溢,名作迭出,对粤剧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值得我们大力的推荐和认真的研究。
-
黄粱梦破
-
作者:刘坤赤 来源:世纪行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粱梦 枕中记 邯郸 开元年间 河北省 旅店 公安人员 讨价还价 汤显祖 不二价
-
描述:吕翁安抚之,授以青瓷枕。卢生倚枕入梦,于梦中娶娇妻、登金榜、凿河渠、立战功、任宰相、封国公、封妻荫子、光宗耀祖,遍历富贵之事,寿至八十岁而终。梦醒,见旅店依旧,吕翁在旁,入睡前店主刚下锅的黄粱(小米)尚未蒸熟,卢生怅然似有所悟:"夫宠辱之道,穷达之运,得丧之理,死生之情,尽知之矣。"
-
真梦:“临川四梦”中的纪梦特色
-
作者:季晓燕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诗词文赋 牡丹亭 民族特色 创作方法 文艺创作 中国文艺 曹雪芹 红楼梦
-
描述:,模糊而又荒诞。汤显祖写梦荒诞却不模糊,四梦中的梦境,一部比一部长,一部比一部脉胳清晰。《紫钗记》中有"黄衣客强合鞋儿梦"之关节,这个"鞋儿梦"仅写了一出,而且是霍小玉醒后叙梦。《牡丹亭》中有"杜丽
-
从沈、汤之争看王骥德的艺术观
-
作者:王秋贵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骥德 汤显祖 艺术观 曲律 戏曲界 本色 兼济天下 戏曲创作 知识分子 当行
-
描述:,于是便把精力投入到戏曲这个“卑道”、“小技”上来,“藉以消吾壮心”。(王骥德《曲律自序》)
-
澳门遥想
-
作者:朱秋德 来源:兵团建设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澳门 汤显祖 专业关系 土地 窗口 东方 南京 江西 熟悉 蒙特卡罗
-
描述:之称。更由于所学专业关系,另有会心之处。记得20年前在岳麓山下的一所大学里初读《牡丹亭》,诧异生于江西临川,仕于南京的汤显祖何时到过澳门,竟在剧本中多次提到
-
唤一声“老表”
-
作者:陶江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 文天祥 历史上 王勃 陶渊明 成就 汤显祖 形象 曾巩 章节
-
描述:才气,便有了傲气,便有了骨气,当然,也便有几分迂腐气,也便有几分仙风禅气。
-
明人之当代戏剧研究论略
-
作者:陆林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研究 传奇 王骥德 创作倾向 祁彪佳 牡丹亭 曲学 汤显祖 北杂剧 王世贞
-
描述:理论研究常常是随着创作的现实走。与明代戏曲发展的实际历程相一致,明人对当代戏剧的研究也经历了一个由萧条到繁盛的转变。明初至嘉靖前期近二百年间,先是藩王朱权、朱有燉叔侄的那些谈玄慕道或弘宣教化之作
-
《牡丹亭》与昆曲的审美特征
-
作者:朱伟明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审美特征 昆曲 审美精神 艺术特质 杜丽娘 审美风格 魏良辅 明代
-
描述:《牡丹亭》是汤显祖最重要的剧作,同时也是昆曲中最受欢迎的剧目,从明代问世之初的风行到20世纪末世界各地的热演,其传播之广,影响之大,令人叹为观止。时至今日,人们已无法从自己的文化记忆中将《牡丹亭
-
《牡丹亭》演出的多样性
-
作者:江巨荣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舞台演出 多样性 汤显祖 昆曲 表演艺术 折子戏 舞台美术 改编本 宜黄腔
-
描述:戏曲之广为社会认可,并为士农工商、妇女孩童所知,除了阅读者外,主要在于它的演出。在我国戏曲史上,越是名作,越是杰作,它的演出就越频繁,越久远,同时它在剧本改编、剧种音乐、表演方式、舞台美术上的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