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以《玄》准《易》两乾坤:司马光、王安石易学精神之比较
作者:杨天保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以《玄》准《易》两乾坤:司马光、王安石易学精神之比较
王荆公文集笺注 (下册)
作者:  王安石撰 李之亮笺注  来源:巴蜀书社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王安石  1021  1086  文集  王荆公文集  注释 
描述:王荆公文集笺注 (下册)
王荆公文集笺注 (上册)
作者:  王安石撰 李之亮笺注  来源:巴蜀书社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王安石  1021  1086  文集  王荆公文集  注释 
描述:王荆公文集笺注 (上册)
王荆公文集笺注 (中册)
作者:  王安石撰 李之亮笺注  来源:巴蜀书社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王安石  1021  1086  文集  王荆公文集  注释 
描述:王荆公文集笺注 (中册)
北宋熙丰诗坛研究
作者:庄国瑞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熙丰诗坛  宋调  王安石  苏轼  黄庭坚  元祐体 
描述:的人文地理条件,熙丰中在洛阳形成了一个高层士大夫的唱和群体,他们以邵雍、司马光为核心举行了频繁的雅集聚会。这一群体在政治上趋于保守,诗风接近“白体”。群体的创作虽然对宋诗整体发展无太大推动作用,但在
北宋居士诗研究
作者:昝红霞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居士  北宋  王安石  苏轼  黄庭坚  陈师道 
描述:绪论探讨了三方面的问题:“居士”具有儒家和佛教两个基本文化渊源,后者中的《维摩诘经》对居士概念的丰富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居士的人生特点包括能很好地处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调整世间与出世间的生活,以及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和坚定的人生信仰;居士诗歌
宋神宗与熙丰变法
作者:崔英超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神宗  王安石  熙丰变法  主宰作用  变法派  反变法派 
描述:视野、多角度,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宋神宗与熙丰变法的联系,从而充分肯定了他在变法中的主宰作用。 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论述了北宋时期的社会危机和变法思潮的兴起。第二部分,分两个阶段论述了宋神宗变法思想的形成。第三部分,首先论述了宋神宗的用人观,其次分四个阶段论述了宋神宗变法主导权的逐步强化。第四部分,分四个方面论述了宋神宗在变法中所起的作用。第五部分,是结语。 宋神宗在锐意变法图强的同时,不断强化皇权对变法的影响。这对于顶住压力,坚持不懈地推行变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过度强化的皇权与变法改变“三冗”,“两积” 局面的目的又是相互矛盾的。因此,过度强化的皇权成为导致熙丰变法失败的根本...
荆公新学及其兴替
作者:王书华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荆公新学  朔学  洛学  蜀学  道德性命  宋元学案  王安石 
描述:乃至诋毁,根本未给其以应有的学术地位。有着宋元学术史之称的《宋元学案》本是以...
北宋老学初探
作者:詹刚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北宋文学  老学著作  心性学  苏辙  王安石  《老子注》 
描述:。其中的“性”论基本上来自佛教,而修养论则多为禅宗止观说与庄子“坐忘”、“心斋”说的结合,其所追求的境界则多为庄学与先秦儒家所追求的境界的融合。 北宋老学除心性学特征外,也有一些其它风貌。王安石与司马光
士论与道理: 试由宋代士人政治之发展解释理学的兴起脉络
作者:林汉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士人政治  士论  王安石  欧阳修  司马光  朱熹  北宋政治 
描述:,並試著依此假設而去理解萬事萬物在世界上各自不同的存在方式並賦與其整體一種意義。如此一來政教合一的理想人間秩序在理論的完備便跨出了一大步。理學並不一定是最後或者最好的答案,但它確實試著為至少有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