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荆公文集笺注 (中册)
-
作者: 宋 王安石撰 李之亮笺注 来源:巴蜀书社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王安石 1021 1086 文集 王荆公文集 注释
-
描述:王荆公文集笺注 (中册)
-
北宋熙丰诗坛研究
-
作者:庄国瑞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熙丰诗坛 宋调 王安石 苏轼 黄庭坚 元祐体
-
描述:表现上层十大夫生活形态方面具有典型性。邵雍的创作独具特色,创造了一种贯彻儒家理念而形式自由的诗歌;司马光的创作接近“晚唐体”风格,平淡清丽,自成一家。王安石早期诗歌创作追随欧阳修诗文革新运动风气,诗风直
-
北宋居士诗研究
-
作者:昝红霞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居士 北宋 王安石 苏轼 黄庭坚 陈师道
-
描述:绪论探讨了三方面的问题:“居士”具有儒家和佛教两个基本文化渊源,后者中的《维摩诘经》对居士概念的丰富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居士的人生特点包括能很好地处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调整世间与出世间的生活,以及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和坚定的人生信仰;居士诗歌
-
宋神宗与熙丰变法
-
作者:崔英超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神宗 王安石 熙丰变法 主宰作用 变法派 反变法派
-
描述:视野、多角度,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宋神宗与熙丰变法的联系,从而充分肯定了他在变法中的主宰作用。 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论述了北宋时期的社会危机和变法思潮的兴起。第二部分,分两个阶段论述了宋神宗变法思想的形成。第三部分,首先论述了宋神宗的用人观,其次分四个阶段论述了宋神宗变法主导权的逐步强化。第四部分,分四个方面论述了宋神宗在变法中所起的作用。第五部分,是结语。 宋神宗在锐意变法图强的同时,不断强化皇权对变法的影响。这对于顶住压力,坚持不懈地推行变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过度强化的皇权与变法改变“三冗”,“两积” 局面的目的又是相互矛盾的。因此,过度强化的皇权成为导致熙丰变法失败的根本...
-
荆公新学及其兴替
-
作者:王书华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荆公新学 朔学 洛学 蜀学 道德性命 宋元学案 王安石
-
描述:乃至诋毁,根本未给其以应有的学术地位。有着宋元学术史之称的《宋元学案》本是以...
-
北宋老学初探
-
作者:詹刚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北宋文学 老学著作 心性学 苏辙 王安石 《老子注》
-
描述:。其中的“性”论基本上来自佛教,而修养论则多为禅宗止观说与庄子“坐忘”、“心斋”说的结合,其所追求的境界则多为庄学与先秦儒家所追求的境界的融合。 北宋老学除心性学特征外,也有一些其它风貌。王安石与司马光
-
试论苏轼的仁政爱民思想及其实践
-
作者:张慧敏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轼 爱民 仁政 实践 王安石 变法
-
描述:思想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由于治世理念的不同,坚持“法相因则事易成,事有渐而民不惊”的变法原则的苏轼与过分强调法令严明的王安石新法产生了严重的分歧,造成二人政治立场的长期对立。终使苏轼纠缠于变法的政治漩涡
-
荆公学派与辩证法哲学
-
作者:漆侠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荆公学派 辩证法 哲学 王安石 熙宁变法 发展
-
描述:荆公学派与辩证法哲学
-
以读为主 明意入境 品情悟理-《梅花》教学设计
-
作者:周泽锋 袁军辉 来源:云南教育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王安石 梅花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思想感情
-
描述:以读为主 明意入境 品情悟理-《梅花》教学设计
-
历史的鞭影
-
作者:余志刚 来源:观察与思考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 中国 商鞅 王安石 张居正 龚自珍
-
描述:世无常法,唯变可通,但变则触犯旧序,触犯旧序则把自己放在了“汤镬”之上。雄浑苍莽、九曲百折的古黄河逶迤在瘢痕褶叠的黄土古塬上,犹似历史甩过的一条鞭影,炸出了一串响亮的名字,他们是:商鞅,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