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诗词与现代生活
-
作者:李敬一 来源:图书情报论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诗词 现代生活 唐诗 元宵节 密切相关 欧阳修 毛主席 王安石 宋词 社会生活
-
描述:写得非常美。
-
黄永年先生的古典文学研究
-
作者:郝润华 杨旭东 来源:社会科学评论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文学研究 文学作品 文献学功底 西游记 文学研究方法 批评模式 社会历史批评 陈寅恪 立足点 古籍整理
-
描述:黄永年先生的古典文学研究
-
越古典越女人
-
作者:君子 来源:新青年(珍情)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美 女性 陆九渊 象山先生 爱情故事 文章 洛神赋 时代特征 传奇 聊斋
-
描述:"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此语出自脍炙人口的《洛神赋》,古往今来,对女性之美赞叹之词无出其右。
-
古典诗歌也含逻辑
-
作者:唐金龙 来源:考试(高考语文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诗歌 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 相似之处 艺术形象 王安石 梅花 寒山 因果联系 事物
-
描述:鉴赏古典诗歌,人们一般能注意到其中的形象思维,并对此加以充分分析,却忽视对作品进行逻辑思维的分析,从而较难全面地理解作品的真正意蕴。形象思维不能排斥逻辑思维,而且必须以逻辑思维为基础。诗人对客观
-
中国古典法学的一些现实意义
-
作者:孙晓楼 来源:法学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背景 儒家 政治思想 中国历史 王安石 圣人 史学家 荀子 执行法律 管仲
-
描述:这一分珍
-
“车比杜”应是“别车杜”
-
作者:谷兴云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汝昌 文艺理论家 苏联 刑事档案 流行 红楼梦 车尔尼雪夫斯基 杜勃罗留波夫 出生年代 师承关系
-
描述:2010年11月10日《中华读书报》刊载的《聂绀弩刑事档案与周汝昌诗》一文提到,聂绀弩曾跟周汝昌谈过周氏所著《红楼梦新证》。聂对周说:"你写个新的序,咱们看看,这个《新证》还可以印。"文章接着说:"我(按,指周汝昌)遵命,费了很大的功力,写了好几大
-
美丑都在情和欲之间(《牡丹亭》与《金瓶梅》比较谈片)
-
作者:卜键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西门庆 兰陵笑笑生 杜丽娘 汤显祖 潘金莲 李瓶儿 古典小说 文学巨著 封建礼教
-
描述:美丑都在情和欲之间(《牡丹亭》与《金瓶梅》比较谈片)
-
“世间只有情难诉”——汤显祖《牡丹亭题词》欣赏
-
作者:黄蝶红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杜丽娘 封建淑女 中国戏剧史 柳梦梅 个性解放 爱情故事 悲喜剧 西厢记
-
描述:的感诱下,在大自然美丽春光的
-
貌似而神离 形近而实远--《牡丹亭》与《长生殿》爱情描写
-
作者:刘孝严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长生殿 杜丽娘 爱情描写 杨玉环 唐明皇 圣人 封建礼教 柳梦梅 汤显祖
-
描述:描写倾向不同,“貌似而神离,形近而实远”的社会历史及艺术创作的根源。
-
亭外的旁白-看北方昆曲剧院新排《牡丹亭》
-
作者:陈朗 来源:人民戏剧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林黛玉 昆曲 薛宝钗 大观园 汤显祖 曲词 旁白 杜丽娘 演出
-
描述:林黛玉不大喜欢戏文,其戏剧知识难与薛宝钗相比,在进入大观园之前,她应还未读过《牡丹亭》。但她却凭一双耳朵,能够辨别、体会从梨香院风送过来的曲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并深受感动,案头书与场上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