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429)
期刊文章(4475)
会议论文(78)
学位论文(7)
图书(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974)
地方文献 (11)
非遗保护 (3)
地方风物 (3)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5491)
2013(212)
2012(283)
2009(226)
2007(221)
2006(185)
2004(160)
2002(135)
2000(130)
1998(107)
按来源分组
法制日报(31)
海峡导报(17)
政府法制(7)
法律与生活(5)
记者摇篮(5)
宁夏教育(5)
科技致富向导(2)
新闻窗(2)
农村天地(1)
公民与法(1)
“文学法理,咸精其能”(上):试论两宋士大夫的法律素养
作者:陈景良  来源: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士大夫  王安石  法律素养  司马光  苏轼  自首  法律条文  宋代  谋杀  杀伤罪 
描述:法律加以调整,同时也促进了士大夫法律意识的转变及法律素养的提高。本文从三个方面讨论了士大夫的法律素养,结论是:宋代士大夫对法律的重视和对律义的通晓是当时时代的一种风尚,并由此推动了宋代法律文化的发展。
中国法律变迁的传统及文化动因:从当代收容遣送制度立废启论
作者:陈晓枫  来源:法律文化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收容遣送工作  法律变迁  流浪乞讨人员  制度变迁  思维方式  孙志刚  文化动因  王安石变法  问题研究  文化研究 
描述:的现象,在中国立法史上似为仅有。而以此案为契机,中国的户籍登
再论“横的法”:对先秦法律文化的再探讨:对杨师群先生的答复
作者:武树臣  来源: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法律文化  再探讨  先秦  法定证据制度  周礼  再论  法律评论  奴隶  易经  研究方法 
描述:本文是对杨师群先生《评横的法:对商周法律文化的思考》(详见《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8年春季号,即本刊本期)一文的回应,逐一回答并辨析了杨文的批评,对先秦法律文化进行了再探讨。
法律必须被信仰”:荷殖巴达维亚的盟誓与纠纷解决(1788
作者:王志希  来源:外国法制史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案簿  盟誓  大学出版社  包乐史  校注  历史变迁  厦门  当事人  案件  原告 
描述:后取讨,沈鹤算说等四五天后有钱再买一张床即归还,另有叶赞生与施子余二人听到沈此言。林永义于三月二十三日晚在路上遇到沈鹤算,向其取讨,后者却声称自己并无向前者借
李纪恒参加曲靖市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走绿色发展之路让天蓝山
作者:暂无 来源:春城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让天蓝、山绿、水清、空气清新、环境宜人、人民开心。 “做好今年工作,关键在跨越,重点在加
万里援疆情系昭苏——记泰州中院行政庭副庭长、援疆法官吴宏文
作者:刘宗开 王露露  来源:江苏法制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号召,肩负着泰州法院干警的重托前往昭苏。一年过去了,他都干了些什么?被昭苏高原的阳光晒黑了的吴法官笑着
美國人: 為何中國會搞資本主義
作者:暂无 来源:大公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大公網訊】時代不同了。13年前,江總訪美的時候,小克也像今天小奧這樣熱情接待過老江,可那時候,美國人是居高臨下,把中國當小學生看待,時不時會指點指點、訓導訓導。而眼下胡總訪美,卻讓很多美國人心里酸酸的,也說不出是高興還是難受,反正不太自在吧。按理說,胡總來一趟,就簽了四五百億的商業合同,美國人應當
争朝夕 争未来:———三院三部开展两种“冲刺”、加强总体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航天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时近岁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各单位投入了“年末冲刺,决胜全年”的攻坚战役中。在这样的氛围中,记者来到京郊云岗,聆听了三院三部在“冲刺”中召开的“头脑风暴会”———他们在为今年任务奋战的同时,已经开始谋划来年工作。 三部主任高文坤告诉记者:2009年,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三部经营收入有望突
让“两总”团队职业发展天地宽广 ——航天型号“两总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航天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型号研制团队里,型号“两总”系统是一个重要的团队。他们是型号研制中名副其实的核心与中枢,他们的职业发展之路走得顺不顺、畅不畅,有没有烦恼和困惑,都会对整个型号研制工作产生影响。 记者在近期开展的调查采访中发现,尽管对航天型号充满了无限热爱,但型号“两总”团队中也有一些人基于
昆明医学院名为昆明医科大学 李纪恒出席更名庆祝大会并讲话
作者:暂无 来源:昆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记者郑阳洋报道昨天昆明医学院名为昆明医科大学。目前,昆明医科大学已成为云南省唯一的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的省属重点医科大学,更名后在校生规模预计为14000人。 省委副书记、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