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娇红记》传奇本事源流
-
作者:庞越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娇红记》 孟称舜 元杂剧作家 王实甫 《录鬼簿续编》 中国古典戏曲 小说 汤显祖 爱情悲剧 自由恋爱
-
描述:《娇红记》传奇本事源流庞越无论是西方的中世纪,或是中国的封建社会,对自由恋爱的歌颂,都是对封建礼教的一种反抗。明末清初的戏曲作家孟称舜的《娇红记》传奇就是对这种反抗的热烈歌颂。"临川让粹,宛陵让才
-
书讯
-
作者:暂无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出版发行 汤显祖 古籍出版 牡丹亭 出版社 小说 小平 随笔 义山 上海
-
描述: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谢柏梁博士的新著《中国分类戏曲学史纲》,已由台湾商务印书馆1994年6出版。该书共42万字,书号为ISBN 957—05—O892—2,平装本定价60O元新台币。
-
“女鬼”与“鬼诗”——从《聊斋》看十七世纪中国文学中对“阴
-
作者:蔡九迪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聊斋》 中国文学 十七世纪 《牡丹亭》 人格化 鬼诗 蒲松龄 女鬼形象 “鬼气” 汤显祖
-
描述:于女鬼及与当时文化、思想潮流的关系。 女鬼形象在十七世纪文学中的特殊地位与当时社会上对美貌才女之死的强烈兴趣有着直接关系。这种兴趣在汤显祖的《牡丹亭》(1598年)里得到了最集中的反映。《牡丹亭》
-
从《草桥惊梦》到《游园惊梦》──浅谈《西厢记》和《牡丹亭》
-
作者:白玉鹏 来源:北京经济了望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园惊梦》 《牡丹亭》 《西厢记》 “情” 汤显祖 杜丽娘 现实主义 封建礼教 个性解放 王实甫
-
描述:从《草桥惊梦》到《游园惊梦》──浅谈《西厢记》和《牡丹亭》两个梦白玉鹏倘若将《草桥惊梦》与《游园惊梦》并提的话,似乎难以道出二者有何必然联系。然而同为生活的折射、在虚幻的梦纱背后,定会有某些潜在的内部关联。这就需要历史地、具体地研究探索一番。力求在两...
-
发挥地域文化优势 办出师专学报特色
-
作者:暂无 来源: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域文化 王安石变法 师专学报 抚州师专 汤显祖 高校文科学报 教育思想 地方特色 临川 文化研究
-
描述:光彩和魅力,上乘的质量,健康地生存和发展下去?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是一条自强自立的有效途径.
-
1994年的的随想(续)
-
作者:胡宗健 来源: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瓶梅》 魔幻现实主义 潘金莲 贾宝玉 弗洛伊德学说 自然人性 汤显祖 西门庆 社会性 1994年
-
描述:21.《金瓶梅》的贡献《金瓶梅》代表着小说意识的觉醒。明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代,道德与欲望激烈冲撞,理性与人性剧烈冲突。一方面,程朱理学对人性的扼杀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人本应享有的自身权益遭到理学的
-
适意为美 畅抒性灵——屠隆文学批评一瞥
-
作者:张静秋 来源: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批评理论 屠隆 性灵论 审美意识 明中后期 汤显祖 文化精神 性灵说 审美理想 社会心理
-
描述:适意为美 畅抒性灵——屠隆文学批评一瞥
-
爱魂与情鬼──《死后》与《牡丹亭》比较谈
-
作者:赵秋长 赵建国 来源:世界文化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魔幻现实主义 汤显祖 屠格涅夫 意识流小说 柳梦梅 爱情 凯莱 封建礼教
-
描述:爱魂与情鬼──《死后》与《牡丹亭》比较谈赵秋长,赵建国1598年汤显祖在他的传奇《牡丹亭》的作者题词中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
-
《黎女歌》与海南黎俗
-
作者:龙向洋 来源:琼州大学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黎族 范成大 描写 明代 诗篇 唐代 方志 族称 民俗学
-
描述:《黎女歌》与海南黎俗
-
中药名拾趣
-
作者:张普林 来源:食品与健康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拾遗》 中药名称 李时珍 赵学敏 王维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花 金银花
-
描述:我国中药名称繁多,色彩纷呈,单以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和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两部中药书中所载就有2000多种。许多药名经文人妙笔,极富风趣,独具魅力,留下了诸多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