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从凌初的《谭曲杂札》看明代曲坛的“沈、汤之争”
作者:徐定宝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发展  王骥德  戏曲创作  《南九宫十三调曲谱》  价值取向  冯梦龙  《牡丹亭》  价值定位  戏曲 
描述:从凌初的《谭曲杂札》看明代曲坛的“沈、汤之争”徐定宝凌初的《谭曲杂札》从自身的审美立场出发,既揄扬了汤显祖、沈二氏对于戏曲发展的贡献,又批评了各自存在的欠缺,对二人在戏曲价值取向上的分歧
吴梅的戏剧美学思想
作者:刘伟林 陈永标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美学思想  戏剧创作  民族戏剧  剧作家  戏剧理论  汤显祖  创作思想  生活真实  艺术创作  中国戏曲 
描述:元剧研究A、B、C》等戏剧论著。我们认为,在中国近代戏剧史上,王国维撰写了《宋元戏曲考》,并提出了“意境”说,主要从理论上阐述了元代戏剧的一些审美特征,
吴炳剧作的布局技巧
作者:于成鲲  来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喜剧性  梅花  吴炳  心经  结构  汤显祖  作品  杜丽娘  情节发展  牡丹亭 
描述:》43出、《西园记》33出、《绿牡丹》30出、《疗妒羹》32出、《画中人》34出。
吴炳的曲词艺术
作者:于成鲲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炳  曲词  汤显祖  吴江派  宾白  吴梅  协律  临川派  小姐  疗妒 
描述:男女欣赏的。作为戏文,它要求通俗平易,明白易懂。可是明代传奇
晚明文学的先驱--李梦阳
作者:陈建华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梦阳  晚明文学  诗必盛唐  真诗  袁宏道  明代文学  汤显祖  思想基础  文学观念  文学创作 
描述:已提出不同看法,高度评价了李梦阳的文学成就。国内有章培恒先生《李梦阳与晚明文学新思潮》一文(1985年在日本发表),亦力纠旧说。本文力图对李梦阳与晚明文学的关系与作用,进行公允的分析与评价。
王骥德在曲论上的贡献
作者:张增元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曲论  《西厢记》  《曲律》  王骥德  戏曲  音律  《琵琶记》  王实甫  汤显祖  曲品 
描述:男王后》、《两旦双鬟》、《弃官救友》、《金屋招魂》、《倩女离魂》,并校注《西厢记》、《琵琶记》。《曲律》又名《方诸馆曲律》,系他晚年之作,也是他在曲论上最有贡献的著作,尤其是卷四“杂论”部分,虽仅占《曲律》三分之一,却是他的曲论核心。这部分是他陆续写成的,
论汤沈之争及王骥德的评价问题(答陈建华同志)
作者:夏写时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骥德  汤显祖  汤沈之争  昆山腔  评价问题  弋阳腔  吴江派  中原音韵  海盐腔  江西 
描述:竟何所指呢?是弋阳腔吗?有人曾据凌濛初所说“况江西弋阳土曲,句调长短、声音高下,可以随心入腔,故总不必合调”,断定汤显祖按弋阳腔谱曲。但汤氏本人说:“江以西弋阳,其节以鼓,其调喧。至嘉靖而弋阳之调绝
晚明性灵说之佛学渊源
作者:黄卓越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性灵说  佛学渊源  王阳明  袁宏道  本体发用  袁中道  汤显祖  屠隆  袁宗道  晚明文学 
描述:晚明性灵说之佛学渊源黄卓越晚明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发生重大变动与转型的时代,在观念表述系统中,即有王阳明及其弟子拓创的儒学革新与唐宋派、公安派等为代表的文学革新。虽然之中也有不少起伏升降及表述态度上的差异,但运动的过程乃呈现出一种内在的完整性。这...
和上昆同志谈《牡丹亭》
作者:张庚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戏曲研究)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杜丽娘  观众  上海昆剧团  参考价值  意识  刻画人物  柳梦梅  传奇剧 
描述:和上昆同志谈《牡丹亭》
重评汤沈之争
作者:俞为民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沈之争  汤显祖  戏曲理论  戏曲艺术  戏曲创作  曲律  文人学士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民主思想  戏曲 
描述:筑领域内初露头角,而汤显祖则是这一新思想的代表,他要在戏曲中宣传这种“反封建、反保守的民主思想。”相反,沈璟是封建思想的忠实拥护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