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红楼梦》第五回“梦游幻境”之“梦”
-
作者:高添璧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贾宝玉 曹雪芹 思想意识 太虚幻境 警幻仙姑 汤显祖 梦游 南柯记 时代精神
-
描述:据学者统计,《红楼梦》一书中有大大小小直接间接的梦的描写三十余处,更有人不厌其烦的将其中的梦分为奇梦怪梦、长梦美梦、似梦非梦、痴梦惊梦等十多类,但不论所写梦有多少,分类方法如何,小说第五回中贾宝玉游
-
校长应是一个追梦者
-
作者:费聿玲 来源:黑河教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校长 学校发展 学习反思 及时总结 领导 师生
-
描述:校长承载着学校发展的重任,不仅要做好行政上的领导,更要做好思想上的领导.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开阔视野、学习反思、及时总结,时刻成为一个追梦者.引领学校不断发展、师生不断成长.
-
梦里梦外忆浩然
-
作者:从维熙 来源:上海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新时期 从维熙 刘绍棠 吉狄马加 中国文学 中国作家 自审 文革 表示反对 记者
-
描述:,不断读到浩然在
-
梦的诗学:因情成梦,因梦成戏:汤显祖戏剧理论的心理学阐释
-
作者:胡玉萍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戏剧 “梦” “情” 《牡丹亭》 杜丽娘 《邯郸梦》 心理学 戏剧创作 《南柯梦》 潜意识
-
描述:”的前提和基础,它孕育并催生了“梦”,“情”是创作的巨大动因,是一种创作的内驱力;“梦”是“情”的转化和象征,即“梦”使“情”得到了宣泄与升华;而“戏”是“情”和“梦”的表现形式,即“戏”这种文学
-
不文过,不遮丑,不隐恶
-
作者:杨天石 来源:学习时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一 生日盛会上的突发“抗议”
翻读刚出版的《刘大年来往书信选》,其中有一封信引起我的回忆。信是写给近代史研究所的张显菊女士的。当时,她正在编辑《刘大年著作目录》。信称:
目录编得很好,你辛苦,偏劳了。
说明中加一项,文字如下:“六,论文序号15、33两篇,作者认为观点是错误的,但篇目仍应保留,
-
士不至矣
-
作者:赵秀臣 来源:中国审计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 王安石 刘邦 项羽 大公鸡 领导者的素质 《古文观止》 夜莺 识别人才 合唱队
-
描述:士不至矣
-
不洗脚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梁州 王安石 垢污 南朝 卫生习惯 梁代 解说 秦州 污垢 官吏
-
描述:《南史》:阴子春身服垢污,脚常数年不洗,云:『洗辄失财败事。』妇甚恶之,曾劝一洗。不久,值梁州之败,谓冼脚所致,大恨妇,遂终身不洗。
-
汤显祖与唐代文学
-
作者:赵山林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唐代文学 唐代文学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唐七言律绝重视语言的工致婉丽。汤显祖对唐代文学极为熟悉和喜爱,他写作《牡丹亭》时有意在以上四个方面继承借鉴唐代文学,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
解读汤显祖的“至情观”
-
作者:易新香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至情观 至情观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情"是汤显祖文学思想的核心,而"至情"是其追求的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贯穿于汤显祖整个艺术世界的灵魂。《牡丹亭》是汤显祖"至情观"的最好演绎,其贯通于生死虚实之间的"至情"呼唤着精神的自由和个性
-
"不瘟不火"的变异
-
作者:李玉良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不瘟不火 变异 影片 上海 中式快餐 《联合早报》 《北京青年报》 2001年11月 中国戏剧 刘绍棠
-
描述:有的报上说:"这部影片拍得不瘟不火。"也有的报纸说:"上海国际队上半场踢得不温不火。"到底用"瘟"还是"温"?请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