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911)
报纸
(67)
学位论文
(45)
图书
(28)
会议论文
(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30)
地方文献
(14)
宗教集要
(5)
红色文化
(2)
才乡教育
(1)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2
(57)
2010
(52)
2009
(51)
2007
(36)
2001
(17)
2000
(14)
1999
(29)
1996
(20)
1990
(26)
1988
(29)
按来源分组
其它
(56)
江西社会科学
(8)
晋阳学刊
(7)
百花文艺出版社
(4)
中华文史论丛
(3)
文学评论
(2)
浙江财税与会计
(1)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1)
相关搜索词
王安石
神宗
垄断市场
史学界
黄庭坚
地方官吏
北宋
财政改革
古典散文
司马光
吕惠卿
后汉
田赋
命运
募兵制
失败原因
契丹
地主阶级
区域市场
劳力
名相
变法改革
士大夫阶层
主导权
国家干预
王安石变法
三舍法
曾巩
同窗
首页
>
根据【检索词:北宋熙丰】搜索到相关结果
1030
条
邓广铭的《
北宋
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作者:
暂无
来源:
光明日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邓广铭 漆侠 邓广铭(1907—1998),字恭三,山东省临邑人。1936年毕业于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后,即任北大文科研究所助教、高级助教,1943至 1946年任重庆复旦大学史地系副教授、教授,1946年任北大历史系副 教授,1950年任教授,1981年任博士生导师,曾任北大历史系中国古
荐帖 王安石变法与
北宋
的政治制度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方都市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北宋
虽然在军事外交上为后世所讥,但在内政上却不能不说有其可称道的地方。赵宋的政治制度设计来源于其“祖宗家法”,而所谓“祖宗家法”中最重要的一条精义,在我看来就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正是因为认识到
北宋
《流民图》打倒了宰相王安石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民航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北宋
《流民图》打倒了宰相王安石
论
北宋
中叶进士科改革及其对文化的影响
作者:
宋馥香
来源:
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中叶
进士科
王安石
范仲淹
《论语》
经学
策论
司马光
经义
内容和形式
描述:
自仁宗起到哲宗时,以范仲淹、王安石等为首的改革派对进土科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从兼重经学到独重儒学,从兼重策论到仅用策论、经义,目的就是使士人留心于治道,选拔那些学以致用、激励务实的有用人才,这样,不仅选拔了一大批有用的人才,也对文化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使理学体系占据了学术思想中的统治地位。
知制诰——
北宋
朝廷的文字秘书
作者:
李廷海
来源:
秘书工作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文人
朝廷
皇帝
文字
公文质量
王安石
公文写作
宰相
选拔
韩琦
描述:
公文是国家机关运转的载体,公文质量是衡量一个时代文化水平的标尺.汉代王充说:"国无强文,德暗不彰".南北朝时刘勰作<文心雕龙>称,"王言之大,动入史册".……
北宋
诗人徐积用韵研究
作者:
张令吾
来源:
古汉语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韵》
徐积
欧阳修
《古汉语研究》
借韵
用韵研究
宋代福建
王安石
《全宋诗》
实际语音
描述:
北宋
诗人徐积用韵研究张令吾1.1徐积(1028-1103),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著有《节孝集》30卷,《宋史》卷459有传。他的作品很有特色,苏轼称“其诗文则怪
北宋
引浑灌淤的初步研究
作者:
贾恒义
来源:
农业考古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灌淤层
黄河下游
北宋
王朝
王安石
水沙资源
综合利用
农田水利工程
黄河中下游
多泥沙河流
黄河中游
描述:
上,根据黄河多泥沙的特点,进行了大规模引浑灌淤,把水沙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北宋
学者李觏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
作者:
胡春力
来源:
经济学文摘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北宋
学者李觏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
试从王安石变法看
北宋
绘画
作者:
朱伯雄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197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试从王安石变法看
北宋
绘画
富弼与
北宋
的御夏政策
作者:
周莲弟
来源:
宁夏社会科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仲淹
富弼
王安石
元昊
《全宋文》
《简明西夏史》
《宋会要辑稿》
公元
澶渊之盟
《宁夏社会科学》
描述:
作者对
北宋
时期历仕三朝(仁宗、英宗、神宗)的著名的政治、外交、军事家富弼的御夏策略作了详尽的描述,这使我们对
北宋
御夏伐夏的过程能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同时,对我们制定对外政策也有借鉴作用
首页
上一页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