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碑文辨
-
作者:马纯武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碑文 花山 王安石 石碑 褒禅山 注释 残留 华山 字迹 文章
-
描述:”字释为“单个的字”,将“为”释作“仅有”、“作为”、“残留”等。这样,全句的意思就是:“碑上的字迹都已模糊不清了,只有花山二字还可以认
-
辨“乞”
-
作者:李海英 来源:中国教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钱币 宾客 注释 人教版 王安石 语文 联系起来 商榷 古字 父亲
-
描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伤仲永》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课本中对"乞"的注释是"求,求取",笔者认为这一注释值得商榷。首先,若要推究"乞"字的最初意义则要与古字"气"联系起来。徐官《古今印史》中
-
鸡鸣狗盗辨
-
作者:张雨生 来源:中华魂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 昭王 函谷关 秦国 人才 王安石 经世 治国 城门 出使
-
描述:逃走。到了函谷关,天还没亮。按照关法,鸡叫后才能开城门。有个门客学鸡叫,引
-
辨“疕”
-
作者:尹欣 刘士敬 来源:中医药研究杂志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解字 出土文献 分而治之 甲骨文字 疾病 周礼 会意字 郑玄注 疮疡 专名
-
描述:《说文解字》:疕,头疡也。《周礼·天官·医师》:凡邦之有疾病者,有疕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郑玄注曰:疕,头疡,亦谓秃也,身伤曰疡。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九》云:疕为头疮专名,他疡不得称疕。今考多种出土文献,殊觉以上定论有待重新订正。疕甲骨文字中既已有之,它是表示疾病的一个会意字,金文也有所
-
前伪福明乡长黄鹤亭提公诉
-
作者:暂无 来源:时事公报 年份:194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前伪福明乡长黄鹤亭提公诉
-
董永戏文佚曲,真耶?伪耶?
-
作者:班友书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董永 辑佚 元杂剧 槐荫树 正始 传奇 宋元 胡应麟 古典文学 秀才
-
描述: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于1956年出版了钱南扬先生辑录的《宋元戏文辑佚》。这是一本全面辑录宋元戏文佚曲的专著,计收佚曲891支,涉及戏文167种,引用参考书目168部,资料之丰,令人惊佩不已。它证实了在北中国元杂剧盛行的同时,在南方继温
-
九、荣县人民驱逐伪县长黄希濂的斗争
-
作者:晓述 来源:自贡现代革命史研究资料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九、荣县人民驱逐伪县长黄希濂的斗争
-
“伪经典”或准经典的比较阅读:谈欧阳昱的四个短篇小说
-
作者:雷喑 来源:青年作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典 欧阳 主要表现 文本 小说家 小说写作 存在主义 卡夫卡 风格 中短篇小说
-
描述:个短篇,《一个炎热的夏夜》(以下称《夏夜》),《搭车人》《大楼》《我们都暗暗地爱过》(以下简称《爱过》),主要表现的当是现代人的"存在"感、身体感
-
《周礼》乐官辨
-
作者:郭珂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 乐官 辨析 职能
-
描述:情况的真实记录,但仍为我们保存了许多宝贵的西周职官制度史料。 笔者认为,《周礼》中的乐官虽不能完全反映西周王朝音乐机构的真实情况,但也是西周王朝音乐机构的部分遗存,对我们研究西周乃至先秦时期音乐发展形态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全文的正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指明选题意义,罗列研究概况与资料查阅情况,指出文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二部分:“西周礼乐机构的名称与编制”。指出了音乐学界关于《周礼》的几点不恰当观点,并结合多种资料分析原由。 第三部分:“乐官辨析”。将《春官宗伯》与《地官司徒》部分的 22 职乐官作详尽剖析,尽可能的搜集出关于 22 职乐官的各类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推测出 22职乐官在西周社会(乃至战国)的客观存在性。 第四部分:“乐官职能”。在深入剖析 22 职...
-
王安石交游考辨
-
作者:张新红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代文献 宋代文献 王安石 王安石 交游 交游
-
描述:于前言中所交待的入选标准,共择八个人物入围:
有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曾巩,论文从政治见解、学术志趣的差异以及王安石性格上的一些因素等方面分析了王曾晚年相睽的原因。文中还考证了王曾二人初识的时间,以及二人关系疏远的时间等学术界存在争议的问题。
有规劝切磋之益的忘年交王令,文中真实再现了王安石一生中,始终如一、无嫌无隙的唯一一个相知——布衣王令与之交游的始末。
恩怨情仇的变法盟友吕惠卿,文章总结了前人对王吕二人关系的研究进展情况,把二人的关系客观地给予定位并作简单地分析和考证。
义若昆仲的方外之士,笔者从佛教禅宗发展史的角度,分析了宋代士人与僧侣交往频仍的原因并考证了王安石早、晚期与僧侣交游的情况以及蒋山赞元法师迁化的时间等。
交往曲折复杂的文人兼政客苏氏父子,王安石与苏洵早年的龃龉不和影响到苏轼兄弟与王安石的关系,文章从思想基础、学术差异等方面分析了王苏二家构怨之必然。
冰炭不容的政敌司马光,笔者从一些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分析了二人思想基础的异同,从而涉及到二人之间的政治斗争。
义兼师友的文坛及政坛领袖欧阳修,文章展现了王欧二人义兼师友的深厚情义。
互相敬服又误解终生的一代贤相韩琦,文章将王韩二人的交往分为三个阶段,清晰再现了二位名臣之间磕磕碰碰的交往。
此八人均与王安石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都对王安石产生过很深的影响,故八人无简要之分,均为重点考证对象。一个人物作为一个章节,章节的排序并不代表人物的主次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