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山的感怀
作者:张昌功  来源:绿化与生活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精灵  毛泽东  生命力  重峦叠嶂  王安石  中国文人  精神寄托  珍禽异兽  人类开发  耕耘者 
描述:走过许多地方,见过许多山,脑子里有了山的形象,山的意蕴,也有了对山的认识和理解。山是雄伟的。壁立千仞,显示你的刚强无欲;怪峰奇石,勾勒出你的险峻;重峦叠嶂,展示你的深邃;深谷巨壑,诉说你的古老。历经炝桑,始终挺着宽阔的脊梁,笑对苍穹,不卑不亢。山是丰...
杜甫对绝句的创新
作者:吕思源 李伟梁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为六绝句  创新  杜甫  胡应麟  生命力  文学作品  传统风格  题材  社会生活  形式 
描述:,其生命力就在于从题材、风格、形式、语言等方面都作
时光流逝的哀吟
作者:周丽云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时期  冯延巳  晏殊  词风  浣溪沙  诗歌  生命力  开花  归来  燕子 
描述:去了,不由得大为伤感和惆怅。他踏着落满香花的小径在院子里独个儿徘徊,无计排遣。假如我们简单地认为只有那些“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诗歌,才是真正的
运河滩上乡土香——刘绍棠近年来中篇小说的美学视角
作者:高扬  来源:小说评论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学观念  生命力  乡土  刘绍棠  民族品格  二度梅  爱情  人物形象  民族传统  兄弟姐妹 
描述:读刘绍棠的小说,往往感到有一种魅力,就象春天走上田野,抓起一把肥沃、湿润、闪着油花的泥上,所嗅到、感受到的苏醒、萌发、喷香,令人微醉的那种气息、那种活力、生命力,这就是刘绍棠小说的美学力量。刘绍棠
青阳腔剧目滚调浅探
作者:潘华云  来源:古籍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唱  汤显祖  南戏  戏曲  融汇  剧种  生命力  形式  包容性 
描述:青阳腔,又名池州调,是明代中叶继四大声腔之后,南戏在池州府属青阳县一带融汇佛俗说唱、俚歌俗曲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经过不断发展而形成的戏曲剧种。青阳腔一经形成,就以其极大的包容性和强劲的生命力
《春》之美探析
作者:杨玲玲  来源:宿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  朱自清  探析  诗画合一  孟浩然  美学境界  王安石  自然段  潺潺流水  生命力 
描述:物、景点借以体现春的活力。朱自清的散文《春》则不同,它以潺潺流水般的柔柔细语把春天的一切都融入其中,在自然叙写中表现了一种浓郁、真挚的感情,描绘出一个活泼而富有生命力的春天,创造了文诗画合一的美学
永远的喀纳斯
作者:刘振洪  来源:绿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喀纳斯湖  生命力  最高价值  松柏  太阳  感受  王安石  山岭  力量  山脉 
描述:生命的最高价值是什么? 答案众说纷纭。不过,我要告诉你的是一个活生生的感受:生命的最高价值就是在自然境界中得以升华,因为生命本来就是自然律令中的一部分。——喀纳斯之行会使你与我有同样的感受。当车子驶出布尔津迈上阿勒泰山脉的时候,你肯定会被山岭上那些层层叠叠的松柏的
“微服”应是寻常事
作者:虞金星  来源:今日浙江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寻常  服饰  评论  新闻  社会等级  真相  颜色  生命力  孔乙己  前提 
描述:则新闻与评论,其中用到这词,总觉得有点似是而非,如鲠在喉.
外语教学的重点应是语言本身
作者:赖瑜  来源:大学英语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外语教学  语言运用  功能法  语言结构  语言形式  语义和语法的关系  教学方法  母语习得  解放思想  发挥学生能动性 
描述:近一百多年来外语教学法大约每20到25年发生一次根本性的变化。19世纪末开始的直接法是对统治了外语教学2000多年的翻译法的批判和否定。20年代中期出现了以培养阅读能力为目标的阅读法。这种方法在美国特别盛行,几乎成了当时最主要的方法。20世纪40年代...
作家应是语言规范化的模范
作者:叶永烈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规范化  规范问题  夏丐尊  语文建设  叶圣陶  西方语言  文学语言  作文  作家  无标点 
描述:不合规范,读者看不懂,也就影响了作品的社会效果。作家“犯规”,往往并不是由于不懂文学语言的规范引起的。当年,叶圣陶、夏丐尊先生主编的《中学生》杂志,开设了“文章病院”,“入院”的“患者”都是中学生的作文。作家跟中学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