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才论略谈
-
作者:徐贵忠 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论略 任贤使能 用可弃 渺视 朝代更替 愚见 贤能 国家兴衰 文字学
-
描述:兴贤》等许多奏摺和文章中,他援引了上自尧舜、下至隋唐朝代更替的大量史实,雄辩地论证了人才得失和国家兴衰密切相关的道理,有力地批驳了恃权势傲贤、人才可用可弃等种种渺视、埋没人才的愚见和错举。他认为,不用贤能,不纳良策,也可侥幸偷安于一时,但决不能维持长久。
-
王安石《字说》的盛与衰
-
作者:钟来因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字学 宋人笔记 苏轼 传世 著作 政治斗争 鹤林玉露 批评 文集
-
描述:于后世?笔者虽不专治文字学,但这个谜却是几十年来时常萦绕胸际的.
-
关於“辛”及其字族
-
作者:翟万益 来源: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 甲骨文字 古文字 《说文解字》 许慎 刑罚 《周礼》 段玉裁 文字学 徐中舒
-
描述:关於“辛”及其字族
-
王安石《字说》的文献价值述略
-
作者:徐时仪 来源:文献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献价值 形声字 语言文字 说文 字义 文字学 汉字 声符 思想研究
-
描述:北宋一代名臣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政冶家、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经学家、文字学家。他所撰《字说》在当时曾一度奉为圭臬,独行于世,对一代人的思想产生过很大影响。时隔千年,
-
孙冶让
-
作者:王高荣 来源:浙江档案杂志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瑞安 玉海楼 官僚地主 《契文举例》 孙衣言 文字学 《周礼》 救国思想 刊误 家庭熏陶
-
描述:的指点,加上自己勤奋好学,十三岁时就草成《广韵姓氏刊误》,十八岁又著《白虎通校补补学业日益精进。 1867年,年及弱冠的孙冶让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其才能得到主考官张之洞的赏识,遂取为举人。此后,孙冶让八次赴礼部应试,皆未中试,因
-
流水落花入砚池
-
作者:阎焰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砚池 艺术价值 文房四宝 《牡丹亭》 《释名》 《短歌行》 研磨工具 黑色颜料 文字学 汤显祖
-
描述:石头哪里都有,形形色色,五彩斑斓,数不胜数,在世人看来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但到了慧眼人的手里,这其中有些石头就变成了无价的宝石、钻石、翠和玉。经过加工遂更加灿烂耀眼,成为淑女贵妇的心爱之物。这种被称为“宝”的石头,世间毕竟少之又少,而我们常看到的还是那些山石...
-
宋代太原进士考
-
作者:李裕民 来源:城市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进士 《宋史》 墓志铭 制置三司条例司 王安石 《宋会要辑稿》 陕西神木县 《山西通志》 文字学 氏族
-
描述:宋代太原进士考李裕民太原在唐代称为北都,人才辈出。到宋太宗平北汉,毁灭晋阳城,许多人被迫迁往外地,留下一部分人安置到规模缩小几倍的新并州域,从此元气大伤,人才锐减。又由于宋金方志早已失传,究竟有多少人考中进士,已难查考。明景泰中纪的《寰宇通志》专设科...
-
评王安石的《字说》
-
作者:程祥徽 来源:青海民族学院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字说》 许慎 文字改革 文字学 汉字 《说文解字》 儒法 字书 儒家
-
描述:我国古代儒法斗争留下一条有益的经验:大凡政治上坚持革新、坚持前进的人,同时也是文字改革的促进派;政治上主张复辟、主张倒退的反动派,必然会阻挠文字的变革和发展。毛主席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文字问题的论战从来包含着深刻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内容。杰出法家
-
萌生古代测字术的文化背景
-
作者:杨昶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字学 汉字体系 《说文解字》 “六书” 万物有灵 文化背景 《字说》 文字符号 王安石 《说文》
-
描述:字,让测字先生就字拆解求测之事。第二种形式在宋代以后出现得较多,它要求测字先生具有丰富的阅历和随机应变的本领。 测字中涉及的内容很杂乱,上到军国大事,下到家庭琐事,诸如改朝换代、国祚、年号、官司、命运、谋官、出行、生意、疾病、婚姻、农事、生育等等,无所不包。在我国古代,测字十分盛行,成为人们行事的指南之一,并且一直延续到20世纪。虽然就整体而言,测字是迷信的东西,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古代人类的文化走向和心态,故能出没于社会上层和民间;它有着自己的活动轨迹和承传路线,故其内在规律是可寻绎的;它在千百年的发展和变异中,形成了自己怪诞迷离的“理论体系”和纷纭繁芜的解拆模式,故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它在历史长河中时而泛起,
-
黄永年先生书法艺术小赏
-
作者:曹旅宁 来源:收藏(拍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艺术 黄永年 柳公权 李阳冰 罗振玉 邓石如 文字学 金文
-
描述:黄先生在复旦曾随胡厚宣先生学习商周史、文字学,由于当时甲骨、金文的书太贵,买不起而作罢。但后从事篆刻、又喜写金文条幅,似与此受业不无渊源。(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