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074)
期刊文章(2023)
图书(80)
学位论文(59)
会议论文(4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780)
地方文献 (329)
非遗保护 (58)
地方风物 (36)
才乡教育 (30)
红色文化 (26)
宗教集要 (23)
按年份分组
2014(485)
2008(221)
1993(32)
1990(40)
1989(26)
1987(30)
1984(31)
1983(26)
1922(1)
1905(1)
按来源分组
其它(174)
江西社会科学(23)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7)
抚州师专学报(综合版)(5)
读书杂志(4)
国粹学报(1)
北京财贸学院学报(1)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1)
钟山(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古建筑与阴阳五行及堪舆学说
作者:陈星  来源:长江文化论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堪舆学  古建筑  阴阳五行学说  长江文化  风水学说  中轴线  秦始皇  史记  城市设计  周礼 
描述:中国的古建筑,源远流长。从河姆渡木榫结构房屋开始,已有七千年以上的历史,可以说是一气呵成,血脉相承。中国的古建筑,历来以木骨架结构为主,又兼地处东亚大陆,气候复杂,不得不与飓风、沙暴、洪水、寒流作斗争,其中火患又是建筑毁灭的重大因素。古代
论王守仁良知说的形成
作者:林恒森  来源: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守仁  王学  致良知  本体  知行合一  陆九渊  中国哲学史  学说  心外无物  心学 
描述: 中国哲学史上往往以“陆(九渊)、王(守仁)心学”连称,然而陆、王在哲学史上的境迂则大不相同。陆九渊之学说未满百年“其说已泯然无闻。”(《宋元学案》卷五八);而王守仁在有明一代则开了另一种气象
遗产
作者:王巧玲  来源:新世纪周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批判吸收  明代  阳明心学  思孟学派  宋明理学  陆九渊  影响深远  王学  明末清初  学说 
描述:字伯安,余姚人,因晚年居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他在继承思孟学派的尽心、良知和陆九渊的心即理等学说的基础上,批判吸收了朱熹的理为本体学说,创立了王学,或称阳明心学。钱穆评价他是明代学者的重镇
三部分表里,六病辨阴阳:著名老中医刘绍武先生“三部六病”学
作者:郭维峰  来源:中医药研究杂志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部六病  伤寒论  半表半里  阴阳  太阳病  医疗实践  勇于实践  证候  学说  表里 
描述:三部六病是人体表部、里部、半表半里部阴阳失其平衡之后,发生的三阴三阳六组证候群的总称。这个学说是山西省太原市中医研究所八十高令的主任医师刘绍武先生医疗实践的结晶。刘老一向勤奋读书,勇于实践,长于思考,敢破敢立。精通《内经》、《伤寒论》,熟知现代医学科学知识,酷
阳明心学
作者:暂无 来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阳明心学  思孟学派  王阳明  心即理  陆九渊  学说  良知  本体 
描述:王阳明在继承思孟学派的"尽心"、"良知"和陆九渊的"心即理"等学说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朱熹那种超感性的先验范畴的"理"为本体学说,创立了王学,或称阳明心学。
象山学说,启迪后人:[陆九渊]
作者:颜赣辉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  中国 
描述:象山学说,启迪后人:[陆九渊]
曾巩历史学说综述
作者:王志略  来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历史学说  历史发展学说  历史编纂理论  铭志  史学思想  司马迁  章学诚  史学目的  刘知几 
描述:曾巩(1019—1083年),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建昌军南丰(今江西南丰)县人。他虽以文学建树名于后世,但在当时却是“以史学见称士类”[],具有较高的史学修养,清章学诚把他与刘知几、郑樵并称为“良
谈儒家伦理学说与周礼
作者:刘翠萍  来源:榆林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伦理学说  仁爱理论  周礼 
描述:通过对儒家的仁爱理论、孝亲思想、礼与仁的统一观、社会责任意识、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孔子对周礼的赞美性言论的剖析,发现儒家伦理学说正是对周礼“亲亲”“尊尊”原则的理论探讨与说明,其目的在于解释,说明和论证
龚廷贤的针灸学说
作者:魏稼  来源: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龚廷贤  针灸学说 
描述:种杏仙方》、《云林神彀》、《本草炮制药性赋定衡》、《鲁府禁方》等,并续编其父《古今医鉴》。
孙—奎命门学说新探
作者:周德生 陈大舜  来源: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医基础学  命门学说      太极元气 
描述:从理学的太极元气学说探讨了孙-奎的命门学说,并从孙氏的证治用药来验证太极命门说的临床意义。认为孙氏以肾间动气为命门,着眼于精气神的互生互化以处方用药,注重纳气、益精、养神,与单纯温补肾命者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