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0)
学位论文(1)
报纸(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5)
地方文献 (5)
红色文化 (1)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1)
2012(5)
2011(2)
2010(3)
2004(2)
2000(2)
1999(3)
1997(4)
1995(1)
1992(1)
按来源分组
文史月刊(1)
长江文艺(1)
南方人物周刊(1)
意林(1)
其它(1)
东方早报(1)
健康必读(1)
神州民俗(1)
党史文苑(1)
民国春秋(1)
琼瑶祖父陈墨西的曲折人生
作者:金宝山  来源:名人传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孙中山  琼瑶  革命党人  蒋介石  祖父  女作家  台湾  爱国民主人士  师范 
描述: 1903年,南京两江师范(中央大学前身)招生,招七十余人。时任该校监督(校长)的李瑞清亲自主持面试,收了一个才智过人的大龄学生陈墨西。 陈墨西,湖南衡阳人,1869年生,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陈维之曾中进士,清同治年任江西九江知府,为官清正廉明,两袖清风,后不幸病故任上,致家道中落。陈墨西尚未入仕,在家乡当塾师谋生。陈墨西胸怀大志,不甘困守家园。听说两江师范是优级学堂,便前往南京报考。那时他已三十四岁。离家前夕,妻问:“何时归来?”陈墨西昂首答曰:“此去金陵,考不好不返乡。” 陈墨西幼承父教,旧学功底深厚,能诗善文,在接受李瑞清面试时,出口成章,对答如流,深得李瑞清的赏识。李瑞清微笑着对陈墨西说:“你是大龄学生,年纪仅比我小两岁。本学堂一般不收年龄太大的学生,念你有旧学功底,人品端正,是可造之才,我破例特准你入学!”陈墨西受宠若惊,鞠躬道谢:“承蒙恩师惜才,吾永志不忘。
“黄鹤”缘何变“黄雀”
作者:鸿毅 荣先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雀  黄鹤楼  季羡林  传说  家庭原因  游览  郭沫若  唐代诗人  蒋介石  羽冠 
描述:季羡林先生留学德国时,有过一段异国情缘。他曾与一位叫伊姆加德的姑娘相爱过,由于家庭原因,最终无果。季老在《留德十年》中写过这段感情,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成为文坛佳话。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到了瑞士,我同她通过几次信,回国以后,就断了音问。说我不想她,那不是
握笔抗战的诗人将军陈孝威
作者:李景端  来源:世纪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抗战  天文台  将军  罗斯福  郑孝胥  丘吉尔  国民党  蒋介石  香港  辛亥革命 
描述:后任笫七军参谋长,中将旅长,直隶泰宁镇守使等职。1926年他镇守泰宁期间,绥靖地方,疏浚水利,颇得民心,当地军民曾筑“捧日台”以志其功。 北伐成功后,他与上司意见不合,得罪了蒋介石,被迫退出军界,卜居
团结就是大局
作者:刘利华  来源:中国监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团结  胡锦涛  十六大报告  维护稳定  中国人民  毛泽东同志  蔺相如  王安石  蒋介石  马列主义 
描述:加维护稳定。"毛泽东同志也曾告诫全党:"要搞马列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为什么说团结就是大局,因为没有团结,什么事也干不成。团结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前提和基础。
应是“执绋”
作者:王万里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孙中山  孙中山  期刊  期刊  书屋  书屋  牵引  牵引  蒋介石  蒋介石  好官  好官  南京  南京  立法  立法  灵枢  灵枢  汉口  汉口 
描述:《书屋》2009年第10期刊有《好人还是好官》一文,其中说:1930年9月22日谭延闿病逝南京……蒋介石本人亲自从汉口赶来,执拂送葬。句中的执拂当为执绋之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