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364)
期刊文章(681)
会议论文(6)
学位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017)
地方文献 (21)
地方风物 (7)
才乡教育 (3)
红色文化 (2)
宗教集要 (2)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1249)
2012(72)
2008(40)
2005(38)
2004(30)
2000(9)
1996(18)
1988(19)
1986(8)
1984(11)
按来源分组
绍兴晚报(5)
咬文嚼字(3)
诗刊(2)
人民公安(2)
中国临床医生(1)
法音(1)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
现代中医药(1)
陕西中医杂志(1)
老年自发性气胸9例临床分析
作者:陆光兵 纪光和  来源:临床肺科杂志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发性气胸  临床分析  胸腔闭式引流  老年自发性气胸  负压吸引  胸腔积液  临床表现  内科保守治疗  失血性休克  复张性肺水肿 
描述:,胸片:有胸腔积气,同时有液平面,胸穿有血性液体即可确诊[2]。本文9例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1.2年龄:9例病人中,男6例,女3例,平均年龄61.5岁。1.3基础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5例,肺结核2例,肺癌1例,无基础病1例。1.4临床表现:9例均发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心悸,入院时休克1例,胸腔积液按胸片诊断为大量1例,中量3例,少量5例,肺压缩50~100%,9例诊断性穿刺均有血性液体。1.5治疗:8例内科保守治疗吸氧,卧床休息,止痛,镇咳,抗炎,抽气排液,均作胸腔闭式引流,3例作胸腔闭式引流吸引(压力为-0.96KPa),尿激酶10万u+0.9%NS50ml每天3次经引流管冲洗且给予抗休克治疗;1例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引流管有新鲜血液流出转外科手术治疗。2讨论对于自发性气胸,若短时间出现较多胸腔积液者,考虑有自...
苏轼:何当肉身,安得常强健
作者:窦国祥  来源:祝您健康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养生长寿  唐宋八大家  北宋文学  王安石  翰林学士  学识渊博  书画家  惠州  黄州 
描述:一二,供诸君品味。
明清四大名医调治阴虚证方药研究
作者:黄金花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缪希雍  胡慎柔  吴澄  唐容川  阴虚证  方药  明清时期 
描述:明清四大名医调治阴虚证方药研究
杨泽民诊治胃病经验撷萃
作者:费建平  来源:江苏中医杂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胃病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食管炎  呃逆  慢性结肠炎  肠功能紊乱  杨泽民 
描述:杨泽民老中医诊治胃病经验丰富,疗效卓著,所用补中理气苦泄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理气化痰降逆法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辛开苦泄法治疗食管炎、温中降逆法治疗呃逆重症、调肝温清兼施治疗慢性结肠炎及肠
桂枝人参汤应是温补心之剂
作者:谢炳国  来源:国医论坛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桂枝人参汤  伤寒论  桂枝甘草汤  理中汤  温补    历代医家  解表  病机  和营卫 
描述:,非如其说,兹陈管见,以就正于同道。《伤寒论》全书运用桂枝的方大致有40首。其作用,有解肌和营卫、化气以利水、温阳疗心虚、温经除痹痛等。取桂枝解表作用的方有10余首,其桂枝用量最多不超过三两;而用干温阳、温经、平冲时的量均大于解表的量,如桂枝甘草汤、茯
把思想行动一到中央省委部署上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落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和行动一到中央和省委的部署上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省委书记秦光荣主持集体学习会。
吴宏聪:仁厚师长学薪传
作者:刘奕宏 涂永平 黄麟胜 汤汤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吴宏聪:仁厚师长学薪传
吴宏聪:学薪传,余泽流芳
作者:暂无 来源:老人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在中山大学南校区图书馆一隅,两排书架上摆满近8000册古今书籍,它们都曾是中大著名教授吴宏聪先生的藏书,10个月前被捐赠至此。而今旧主已再不能赶来探望,抚摸那熟悉的书脊了——8月17日上午10时10分,吴宏聪先生与世长辞,享年93岁。 终身育人,年长仍散余热 吴先生上世纪40年代大学毕业便走
苏外长强调一后的德国应是不结盟国家   两德国防部长认为
作者:新华社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苏外长强调一后的德国应是不结盟国家   两德国防部长认为
内外——李觏对儒学现实主义精神的发展
作者:饶国宾  来源:政治与法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内外  内外  礼顺人欲  礼顺人欲  学礼成圣  学礼成圣  李觏  李觏  儒学  儒学 
描述:透析整个儒学发展史,儒学的生命力除了与其意识形态地位有关外,更大程度上在于其中充满现实冲突与融合的现实主义精神。李觏则是在秉承先秦儒家的思想基础上,阐发了“礼内外”、“礼顺人欲”、“学礼成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