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死超越论视野下的汤显祖“至情说”研究
-
作者:陈荣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死超越论 汤显祖 至情说
-
描述:景。其次是汤显祖至情说的提出,是道学革新的必然产物,也是王门后学思想发展的一部分。第三点是对于生死超越论的定义,定下本文研究的理论基调。
文章正文部分,第一章提出“至情说”是汤显祖思想中的核心
-
抗美援朝老战士刘绍安:坚守战场“生死约”
-
作者:暂无 来源:陇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抗美援朝老战士刘绍安:坚守战场“生死约” 照顾战友全家50多年
新华社济南专电(记者王汝堂)“万一我们中有一人死了,活着的人就要去照顾对方的父母。”当年两名中国战士在朝鲜战场上的这个约定
-
用一生践行“生死诺言”的刘绍安走了
-
作者:暂无 来源:现代快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刘绍安老人生前凝望着战友张志久的照片 张宏生 摄
7月24日13点15分,首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得主、用一生践行“生死诺言”的刘绍安与世长辞,享年91岁。今天上午,泰兴有关方面举行追悼仪式悼念这位
-
刘绍安践行战壕里的“生死之约”
-
作者:暂无 来源:大众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刘绍安践行战壕里的“生死之约”
-
多情生死总堪情——黄梅戏《红楼梦》观后
-
作者:易凯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梅戏 五十年代 玉茗堂四梦 汤显祖 戏剧美 观众 戏剧事业 艺术精品 严凤英 红楼梦
-
描述:是首都戏剧舞台上久违了的一幕激动人心的场面,台上与台下,观众与演员,彼此赤坦着心胸,互相宣泄着情感,同声向泣,心灵相撞,将「戏剧美」之魅力不断推向高潮。「多情生死总堪情」是冯梦龙当年赞叹汤显祖《玉茗
-
刘绍安离故乡践生死之约 新泰市派专人贺模范寿辰
-
作者:暂无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了一个生死承诺,演绎着中华民族重情重义的传统美德。
出生在山东新泰市的刘绍安老人,是 经历了抗日战争
-
战场“生死约”他守了50年抗美援朝老战士刘绍安照顾牺牲战友
-
作者:暂无 来源:青岛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r\n据新华社电“万一我们中有一人死了,活着的人就要去照顾对方的父母。”当年两名中国战士在朝鲜战场上的这个约定,一直被其中一名活下来的战士坚守,至今已有50多年时间。这位坚守“生死之约”的抗美援朝
-
□本报记者李仲军特约记者王萱□穿越生死的救援——记山东首批
-
作者:暂无 来源:健康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5月13日清晨,山东省首批支援四川地震灾区医疗卫生救援队52人乘车飞奔机场。队员多是接到紧急指令赶赴灾区的,很多人连白大褂都来不及脱就跑了出来。
两天抢救200余伤病员
5月13日下午,山东医疗救援队投入都江堰市的救援工作。作为进入该市的外省第一支医疗救援队,他们争分夺秒、全力以赴抢救伤
-
情之所至,生死由他:试论《牡丹亭》中杜丽娘的人物形象
-
作者:孔文峣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杜丽娘 牡丹亭 牡丹亭 女性形象 女性形象 爱情 爱情 汤显祖 汤显祖 游园 游园 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 柳梦梅 柳梦梅 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 华彩 华彩
-
描述:"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夜来闲读《牡丹亭》,字字珠玑入耳让人回想起去年7月的一场演出—广府华彩。第一次听粤剧演唱的《牡丹亭》之"游园惊梦",便是这一次了。